張寧


【摘要】目的: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開展舒適護理的價值做分析。方法:試驗整體時段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借助雙盲法均分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n=35例/組。參照組、觀察組分別接受一般和舒適護理。檢驗各癥狀消失時間、滿意度等指標。結果:試驗中對比的指標值,經護理措施實行后均獲得明顯改善,觀察組相比于參照組明顯較優(P<0.05)。結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可接受不同種類護理服務,此次研究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可將小兒的配合度提升,并在短時間內改善相關癥狀。
【關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7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發病部位為喉部、咽部、鼻腔,在小兒群體中常見,因自身各組織器官發育不良,成為高發群體[1]。小兒發病幾率占比為20%左右,如不能第一時間治療會發生支氣管哮喘、中耳炎、心肌炎、鼻竇炎等。小兒身心發育不良,受病情影響,使痛苦增加,隨之發生恐懼、哭鬧等情緒,影響整體依從性。實行科學護理會使預后效果提升[2]。
1 基本數據與方法
1.1基本數據
通過雙盲法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70例進行分組,試驗進行時間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各35例。參照組男女小兒分別占比為51.43%(18/35)、48.57%(17/35),年齡層1~9歲,均值(4.12±1.15)歲;觀察組男女小兒分別占比為57.14%(20/35)、42.86%(15/35),年齡層2~10歲,均值(1.56±1.23)歲;對試驗中基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結果比對無差異(P>0.05)。
1.2方法
參照組對小兒的各指標水平進行監測,將病情實時告知家屬,并對其實行飲食、用藥等正確指導,使用霧化藥物治療,幫助家屬對小兒實行降溫干預。
觀察組舒適護理主要措施為:(1)環境干預:為小兒營造安靜、舒適、整潔的整體緩解,定時消毒、通風,使室內溫濕度滿足小兒的需求。可在病房中放置電視,讓小兒觀看動畫片,使自身舒適感提升。(2)評估病情:小兒入院后對其發病情況進行詢問,臨床上觀察小兒是否存在用藥禁忌情況,科學評估實際狀態,擬定個體化護理計劃。對其癥狀、生命體征等進行觀察,如有異常及時上報,并逐漸修正護理計劃。(3)心理指導:與家屬進行耐心交談,將病情告知家屬,并針對家屬提出的疑問予以詳細解答??山柚鷷?、視頻、口頭宣教的方式普及知識,讓其充分認知病因、預防和治療措施。(4)呼吸道干預:幫助小兒排痰,將口腔、鼻腔中分泌物清除,保證順暢。如有黏膜的痰液在喉部,需使用藥物進行霧化治療,利于痰液快速排出,采取合理的力度拍小兒的背部,促進排痰。
1.3判定指標
檢驗各癥狀消失時間、滿意度等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SPSS25.0軟件,以t形式對比(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
2 結果
2.1比對各癥狀消失時間
各癥狀在實行舒適護理后,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因此觀察組消失時間比參照組短(P<0.05)。見表1。
2.2比對滿意度等指標
開展舒適護理后,小兒的滿意度和依從性均獲得顯著提升,比對結果有差異,且觀察組優(P<0.05),見表2。
3 討論
舒適護理全面實行后,保證了小兒健康飲食,為其營造舒適環境,防止體溫升高。且重視小兒鼻腔、口腔護理,防止出現呼吸道感染情況,讓其保持順暢[3]。為防止小兒出現驚厥情況,需對體溫變化予以密切觀察,需讓小兒攝入健康、高營養、清淡的食物,利于消化,將小兒整體舒適度提升,縮短病情轉歸時間[4]。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的順利實行,可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的臨床癥狀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并根據病情變化情況調整護理計劃,使小兒的整體體驗感增加。
參考文獻:
[1] 劉兵兵. 舒適護理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效果分析[J]. 黑龍江中醫藥,2021,50(1):259-260.
[2] 韓小凈. 舒適護理方案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5):100.
[3] 房晶. 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21,19(4):122-123.
[4] 陶蘭香. 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7):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