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祥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在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護理中的預防效果及配合要點。方法:選擇于本院行碘造影劑輔助增強CT掃描患者共400例為研究對象,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間開展對比性護理研究。檢查期間予以對照組基礎護理,予以觀察組優質護理。比較兩組增強CT掃描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情況差異。結果:觀察組增強CT掃描后碘造影劑總不良反應率為0.00%,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度為98.50%、護理滿意度為99.00%,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增強CT掃描檢查中的實施,可在檢查前健康教育實施及檢查后留觀措施優化后,積極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率風險,保障檢查實施安全。
【關鍵詞】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護理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90
增強CT掃描是現階段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類CT成像技術,可在造影劑輔助下提升人體局部組織成像質量及成像分辨率,以便為不同疾病類型患者提供高質量影像學診斷資料,臨床診斷應用價值顯著,但受造影劑性化學性質影響,導致患者或面臨程度不一的多類型不良反應,應采取護理措施進行積極預防[1]。因此,為分析優質護理在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護理中的預防效果及配合要點,特設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患者常規CT平掃結果均提示需經增強CT掃描明確病情;(2)患者增強CT掃描造影劑均為碘造影劑;(3)患者均在明確研究內容后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碘造影劑過敏者;(2)護理配合度極差者;(3)合并CT掃查禁忌證者。
選擇于本院行碘造影劑輔助增強CT掃描患者共400例為研究對象,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間開展對比性護理研究。取隨機數字抽選法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組200例。
兩組患者性別占比一致,男女比例均為1:1,年齡區間20~80歲,平均(50.02±5.41)歲。患者基線資料組間對比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查期間予以對照組基礎護理,即在增強掃描CT前行常規碘造影劑過敏檢測,待確認患者無過敏反應后安排增強CT掃描。檢查等候期間,由護士告知患者檢查中碘造影劑注射方法及預后留觀須知事項,待檢查結束后要求患者留觀1h確認無異常后離院,如留觀期間發現不良反應則需立即予以處理。
予以觀察組優質護理:(1)檢查準備:需在完成碘造影劑過敏檢查后,依據患者年齡、既往過敏史、呼吸系統疾病史及皮膚病史檢查后碘造影劑不良反應風險進行評估,并在留觀室內準備相應藥物急救箱及急救設備。需明確8歲以下及65歲以上人群為碘造影劑不良反應高發人群。(2)健康宣教:由于碘造影劑不良反應多為急性不良反應,即碘造影劑注射1h內即可發生,癥狀類型多樣,且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不良反應的出現或與碘造影劑注射后自身心不良心理情緒所引發。故在增強CT掃描實施前,需就碘造影劑不良反應類型及早期癥狀表現向患者進行詳細說明,其后予以患者心理引導,緩解檢查前不良心理情緒,并在檢查實施中予以患者言語引導及鼓勵,穩定檢查期間心理情緒變化。(3)預后留觀:雖然碘對比劑不良反應多為急性反應,但仍有一定比例患者反應類型或在1h后出現,故針對碘對比劑不良反應高風險人群應適當延長留觀時間15~30min,待確認無誤后,準許離院,且留觀期間還需實開展心理引導,緩解檢查所致患者不良情緒表現,保障患者檢查預后安全[2-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增強CT掃描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情況差異。
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科室自制問卷表測評,測評內容包括碘造影不良反應類型、反應程度、預后處理方式等內容,問卷總分為60分,于患者增強CT掃描后留觀期間填寫,得分46~60分為掌握,31~45分為基本掌握,<30分為未掌握。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差異性統計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如數據差異性對比結果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碘造影劑總不良反應率對比
觀察組增強CT掃描后碘造影劑總不良反應率為0.00%,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度為98.50%、護理滿意度為99.00%,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研究指出增強CT后碘造影劑高不良反應風險誘因主要為留觀時間不足及風險評估措施缺乏,故應在增強CT護理實施中,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完善。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增強CT掃描后碘造影劑總不良反應率為0.00%,碘造影劑安全性知識掌握度為98.50%、護理滿意度為99.00%,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優質護理在增強CT掃描檢查中的實施,可在檢查準備期間對各類碘對比劑不良反應高風險人群進行區別,其后可在檢查前健康教育及心理引導實施后,使患者在明確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知識后,以平和心態接受檢查;檢查結束后,通過對不同人群預后留觀時間針對性延長,從而提升患者不良反應臨床發現率,以便在及時干預后,降低患者嚴重不良反應風險,并配合心理疏導,減少不良反應心理誘因影響。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增強CT掃描檢查中的實施,可在檢查前健康教育實施及檢查后留觀措施優化后,積極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率風險,保障檢查實施安全。
參考文獻:
[1]湯艷華.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與預見性護理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9):187.
[2]楊子.預防性護理干預對接受CT增強掃描患者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9):130.
[3]霍然,先蓉,何其舟.CT增強掃描過程中碘造影劑引起不良反應的護理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5):2790-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