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媛
摘要:隨著統編教材在課堂的推廣和使用,識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也越來越被重視起來。在進行低年級段學生識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夠自主獨立的掌握識字能力,了解識字的技巧規律,從而提升語文學科素養。
關鍵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高效課堂
引言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遷移與終生發展。而只有以更為科學、高效、多元、豐富的識字教學策略為輔助,學生的識字興趣方可切實提升,識字教學的作用與價值自會切實彰顯。因此,為了切實調動低年級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時,應該加強對教學策略、方式、手段的優化與創新,使低年級識字教學向著縱深方向高質量、多元化發展。
一、創設識字情境,注重識字學習的熱情激發
情境化教學課堂有益于教師進行識字教學特點的整合,使小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興趣方向,這是利用情境化課堂進行識字教學的真正價值。其為了促使學生真正適應識字教學計劃,教師需要創設出符合小學生能力發展的課堂情境,繼而可達到拓展識字教學課堂知識領域的目的[1]。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本課文的學習特點,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創設出對學生識字學習有益的課堂情境,使小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熱情,最終激發出小學生的各種潛能,并使小學生能夠在自我推動力的影響下,順利得到識字水平的提高。所有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值得嘗試的教育目標,只有教師將識字學習、語言運用、游戲聯想等內容聯系起來,才能加強識字教學的可實踐性,幫助學生進行游戲化、情景化的文字應用外,通過象形字的演示、歸類識字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
此外,為了創設出良性的語言運用情境,小學教師需要站在現實的角度,解決識字教學中所面臨的系統性問題,并在解決方案的制定中融合教育的合理性及趣味性,這是當前進行識字教學時最重要的實踐路徑。語言運用情境的創設,能夠輔助學生進行識字的學習及生詞的運用,因為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學生可對生字、生詞的應用方向產生初步的了解,進而幫助學生在隨文識字的朗讀過程中得以進行識字學習的強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理解,處于識字學習階段的學生,其思維模式通常是特殊的,為了強化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學習規范性,教師還應強化問題引導的應用價值,使小學生在品讀詞句的過程中得到識字水平的提高。
例如,《日月潭》教學中,教師首先在備課階段提取本文內容的重點段落,并在課文朗讀過程中利用教學課件構建情境化的朗讀課堂,可使小學生產生樂于學習的動力,并自主進行生字的學習與內化。最后,教師在學生的文本朗讀后,針對小學生的識字問題進行一定的寫字指導,可使識字教學的品質得以提高。
二、以生活素材為引領,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
眾所周知,漢字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表情達意的基本工具,而很多漢字的形成,都源自人們對不同生活實物的抽象與加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素材的借助,將識字教學遷移至生活領域,使識字教學更加生動化、形象化、直觀化,既化簡了識字教學的難度,又加深了學生的學習與理解[2]。幫助學生在生活素材的驅動下掌握漢字的演變過程,造型特點,發音特性等,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開展與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有關的漢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設定教學主題-家中一角,并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隨意拍攝一張場中某個場景的照片,將其傳送給老師,再由教師在課堂上逐個展示,待到每一個學生家中的照片呈現于自己眼前時,教師組織其向全班學生分享照片中所包含的自己家中的物品,并與老師、學生交流這些物品的書寫筆順、讀音、意思等,在生活素材與實物的引領下幫助學生學習更多漢字。這一識字策略的引入,既加深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由提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對漢字的掌握更加充分、到位、深入。
再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時,就可以走出課堂,帶學生到校園參觀各種樹木,樹木上掛著樹的名稱,學生觀察樹的特點,進行自主識字。這種走出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氣氛,事半功倍。這樣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不再是單純的符號記憶,而是表象記憶,減少記憶負擔,識記牢固。在《識字加油站》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尋找交通玩具帶進課堂,同時教師準備好相應的文字標簽,組織學生將標簽和玩具對應起來[3]。說一說交通工具的名字,用途。把教學聯系于日常生活,圖像化和文字化的結合能夠讓原先復雜的生僻字也能讓學生掌握。借助實際物體的關聯,使學生將漢字圖形和對應的事物建立橋梁,結合漢字的音、形、義。
三、以識字游戲為驅動,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把握
將識字教學與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切實激活學生的識字欲望,使孩子們在寓學于樂中實現識字潛能的徹底激活。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識字活動轉換為輔助性游戲,組織學生的玩游戲中學漢字,在和諧、寬松、愉悅、民主、自由的游戲體驗中掌握不同漢字的寫法與含義。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幫漢字找朋友”游戲情境,就近期所學的部首、偏旁打亂,分別寫在不同卡片上,讓班級學生每人隨機抽取一張卡片,然后自主組合漢字,在豐富的游戲體驗中實現識字教學效能的提升。又如,在進行“碧”字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引入猜謎游戲: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組織學生在猜測與假想中理解漢字的結構、特性、意思,并精準掌握其內涵,使識字教學在其樂融融的游戲活動中得以高效開展。
四、結語
我國漢字的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字都有著背后的歷史故事,通過多樣化的識字策略進行識字教學,能夠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也有利于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麗麗.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組織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9
[2] 滕麗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談[J].甘肅教育,2019
[3] 張興斌,侯希霞.分層教學,高效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