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在藝術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光是我國在新時期對高校的教育要求,更是高校科學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創業能力培養;藝術設計;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邁入全新時代,廣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并將其合理的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當中,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我國培養出出色的復合型人才。本文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這一主題,對如何提高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研究,并做出如下總結:
一、藝術設計專業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為了實現全面小康的主要目標,帶動人們共同富裕,國家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開始努力發展綜合型復合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成為了時代的發展的需要,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論壇上發表:“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的重要講話,可見創新和創業能力在引領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性。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創造性自由性極強的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要貫徹好這一目標,教師應結合藝術設計教學的特色,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素養為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情況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專業課程相融合,從而使學生能夠成長為綜合型人才。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衍生發展,富有創意的產品才真正是時代的寵兒,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才能充分滿足當前創意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創新能力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站穩腳跟。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策略
(一)將創新理念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藝術設計是一門以“展示設計”為主的課程,因此,在課程中融入創新理念對學生以后的創業規劃和人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各大高校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的項目進行訓練和演練,做模擬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得到鍛煉,從而獲得能力上的提升。另外,在進行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工商模擬訓練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通過攤位設計項目進行展示和討論,在項目前期,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展示設計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點評,讓學生了解設計的意義以及目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和加深專業知識,然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展開互動探討,發現更多的創新點和創意點,讓學生結合創新點和創意點進行擴展設計,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1]。在進行優化設計后,教師可以通過攤位展示的方式,讓相關的企業或者參觀者進行點評設計,一起討論一下哪一個設計更符合項目要求,優勢更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參與了實踐演練,同時也在創新和優化的過程中提高了自信,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分析和講解,意在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創新思維,在教學的中后期,教師可以直接讓學生自主點評設計稿,讓學生培養自主思考的意識以及鑒賞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嘗試獨立完成設計方案的制作,設計以及總結,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意識。項目化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培訓學生的創新和獨立意識,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產品的設計要與企業的文化、產品定位和目標人群有機的結合,這樣才能讓設計能夠落地實施而不是天馬行空的脫離實際。
(二)將創業理念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滲透創新理念外,還應該讓學生了解創業理念,設計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相對自由的行業,客戶提出需求,設計者按照需求完成設計,因此在進行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創業思維,接受創業思想,樹立創業觀念,形成創業思維。在前期,教師進行展示設計的時候可以擴展講解設計者的設計理念以及創業規劃等相關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其創業方案以及未來規劃,然后讓學生以創業者的身份分析其創業方案的優勢以及是否需要調整,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讓學生自由分組,然后通過對產品的定位,市場的分析以及盈利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研究和討論,最終形成具體的方案,并在公開課上進行集中討論,分析方案的優缺點以及可實施性,最終選擇一個最佳的方案進行落地實踐。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給予了學生最直觀的鼓勵,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業思維和能力,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并且在過程中不斷的掌握創業知識,形成創業理念。
(三)改革專業考核標準以及評價方式
在藝術設計專業當中,對于一些比較為考驗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教師應該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對教學成果進行多角度的考核,這能在最大限度上驗證學生的學習成果,有效考察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2]。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期考核評價時,應該將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在設計課程中,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組織開展相關設計方案的討論,在確定具體的設計方案之后,在根據學生的設計完成情況進行公正的分數評價,在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后,學生設計作品的平均分就是平時成績,并結合學生具體的期末考試成績,得出最終考核成績。另外,在期末考核方面,教師也應該做出一定的創新。除了必要的理論考試,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完成一整套的設計作品,以此來考察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同時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一種檢驗,有助于加強最終考核成績的可信度。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創新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當代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已經逐漸成為各大高校研究的主要課題,因此,廣大高校應該通過多角度、多途徑的采取有效措施,真正予以貫徹落實。
項目基金:咸陽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9Z003)。
參考文獻:
[1]何余海,陳小燕.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教育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當代旅游》,2018:54-55.
[2]鄧晶,張媛.專業課體驗式教學法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設計[J].知識經濟,201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