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琳



【摘要】目的:討論頭孢菌素類藥物臨床藥學服務對合理用藥的影響分析。方法:選擇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患者80例,分為兩組,分別使用臨床藥學服務,使用常規服務。結果:兩組的癥狀積分以及炎性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治療效果相比,差異較大(P<0.05)。結論:在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中使用臨床藥學服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癥狀積分,改善炎癥指標,降低不良反應,提高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頭孢菌素類藥物;臨床藥學服務;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241
在感染性疾病治療過程中多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并不是沒有不良反應,如果用藥不合理,會導致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1]。使用臨床藥學服務,可以提高用藥合理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文中選擇80例在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實行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實行頭孢菌素類藥物患者80例,其中實驗組:男,女比例為1:1,年齡平均值(47.29±1.58)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2:1,年齡均值(48.55±1.86)歲。
1.2方法
將常規服務應用在對照組,進行常規用藥指導。將臨床藥學服務應用在實驗組中。(1)加強藥師的培訓,培訓內容為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青霉素以及其他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檢測患者發病原因等,提高藥師的專業能力,提高用藥合理性。(2)嚴格按照規范化流程采購頭孢類藥物,避免發生藥物不合格的情況。在采購后,將藥物放入倉庫中,注意單獨放置,保證環境適宜,避免發生藥物失效,發霉等情況,在快到有效期時,及時更新。在發放藥物時,注意核對藥物種類,名稱,并核對庫存,防止發生發藥錯誤的情況。對于過期或者由于多種原因造成變質藥物清除,并及時補充藥物,防止發生庫存不足的情況。(3)對藥房進行定期的清潔,整理,保證藥房環境,藥物安全。在儲存頭孢類藥物的庫房中注意控制溫濕度,預防藥物由于保存不善發生發霉,腐爛癥狀。(4)監督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及時上報在服用頭孢類藥物后發生的不良反應,從而形成完備的體系,從而及時預防頭孢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禁止擅自更改用藥量,醫生的開藥方時,主要進行上報,如果存在無癥狀開藥方或者用藥劑量過高等情況,需要進行一次處罰。(5)藥師需要重視頭孢類藥物的應用,向患者講解用藥的禁忌癥,適應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比如在服用頭孢類藥物后,不能食用含有酒精的飲料,否則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測。P<0.05,那么差別較大。
2 結果
2.1兩組地干預前后的癥狀積分以及炎性指標的情況
干預前,兩組的TNF-α,癥狀積分,IL-6,Hs-CRP等炎性指標相比,差異較小(P>0.05)。兩組的干預后的癥狀積分,TNF-α,Hs-CRP,IL-6等炎性指標相比,差異較大(P<0.05)。
2.2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的情況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相比,差異較大(P<0.05)。
2.3兩組的治療效果的情況
兩組的治療效果相比,差異較大(P<0.05)。
3 討論
頭孢菌素類藥物是一種廣譜類的抗菌藥物,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用藥,會出現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效果。使用臨床藥學服務,可以加強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理論,保證藥房的安全性。完善藥房的設施,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嚴格按照規范化流程采購頭孢類藥物,避免發生藥物不合格的情況。在發放藥物時,注意核對藥物種類,名稱,并核對庫存,防止發生發藥錯誤的情況。
本文中選擇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80例,使用臨床藥學服務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高(97.50%>80.00%),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2.50%<12.50%),炎癥指標明顯改善,癥狀積分較低,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較高。
綜上所述,在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中使用臨床藥學服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癥狀積分,改善炎癥指標,降低不良反應,提高藥物作用機制認知水平以及用藥配合度,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賈福華.觀察分析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服務對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