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秋澤仁
摘要:藏區高中學校應針對自身的籃球教學情況,最大限度地完善籃球教學中的基礎設施設備,同時教師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應不斷突破自身專業技能,找準籃球教學內容中的創新訓練模式,使學生在訓練中能夠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可增強自身的身體機能和輕松地掌握訓練技巧。本文首先針對藏區高中籃球訓練的重要性加以闡述,進而對藏區高中籃球訓練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同時針對性地從引進教學器材,改善籃球教學場地、強化籃球訓練中的基礎教育兩個方面,提出了藏區高中籃球訓練的指導方向。
關鍵詞:藏區高中籃球;訓練問題;改進方法
在藏區高中籃球訓練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以學生為本,實施籃球游戲訓練策略,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力,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還可使自身的運動技能得以提高。除此之外,藏區籃球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方案時,應實施頂層教學規劃,實施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創新訓練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籃球訓練中發揮自身的特長,掌握訓練要領和技巧,促使學生的籃球技能得以高效的優化和增強。
1.藏區高中籃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從正面角度進行分析,基于藏區高中籃球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學和訓練模式的單一化及程序化。一部分籃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少具有創新化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訓練方式,導致實踐訓練模式難以突破質的飛躍,致使學生的興趣點降低。第二,對于當前的高中生而言,課業的壓力及對于日后的備考,致使學生在主觀意識中,多以應試教育中的筆試成績為中心,以主課科目為第一要素,進而對籃球運動缺乏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由此降低了對籃球運動的關注度。從全方位角度進行分析,基于藏區的硬件教學設備和訓練場地的角度考慮,學校的籃球設施存在著器材老化和設備不完善的情況,基于此,亦是制約著教學活動的主觀因素之一。
2.藏區高中籃球訓練的實施方法
2.1引進教學器材,改善籃球教學場地
一方面,對于藏區高中籃球教學而言,學校應完善和增設一套完備的訓練設施和場地,進而可滿足籃球訓練教學的主要訴求。為此,學校可向有關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申請籃球器材的投入,讓地方政府的教育扶持政策,相對傾斜于偏遠地區中的鄉鎮和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地區,以此拉近了城鄉教育資源的一體化和公平化,使偏遠地區的學生可充分享受到城市教學資源的紅利。與此同時,先進教學器材的引進,可為籃球訓練教學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更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從藏區學校的角度出發,學校應結合自身的籃球教學場地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實施戶外實踐教學策略,可每周挑選出一節籃球訓練課,讓教師帶領學生到當地的山地和綠草地中,進行籃球訓練,以此可彌補學校籃球場地的缺陷。最后一方面,藏區學校可“主動出擊”,結合社會力量,在學校舉辦籃球比賽項目,邀約社會各界人士到學校進行實地觀摩,那么社會各界會出于情感因素角度的考慮,進而對學校給予一定的資金幫助或是體育器材方面的支持。
2.2強化籃球訓練中的基礎教育
一方面,藏區學生想優化自身的籃球運動水準,那么學生應在實地訓練課程中,將基礎的籃球技能進行全面的提升和加強。由此,教師應對教學計劃作出深入的優化和革新,并在實踐訓練過程中,將籃球的運球、控球、投球、防守技術等,詳細地向學生作出演練和指導,促使學生能夠在訓練過程中可深入領悟到籃球技能。例如:第一,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做好“扭胯”的熱身訓練。如,學生應從訓練場地的起始位置,單手運球到第二個標志物的45度角位置,同時身體扭胯,以此完成一次“小拋投”,而且學生在拋投的過程中,應以“慢、“柔”為動作標準。其次,在運球訓練方面,教師可在籃球場地對運球技巧作出講解和演練,同時在場地應放入多個標志物,并在投球前教師應告知學生,可專注于一次或兩次的運球動作,不得作出超過三次的運球動作,由于過多的運球動作會導致進攻時的拖拉,不利于最終的投球。因此,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可進行反復的運球訓練,并且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一對一的細心指導和監督,促使教學質量可達到語出驚人的訓練效果。第二,學生在投球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應是把握準最佳的投球時機,如,教師對投球這一環應作出細致的敘述,可挑選出兩個學生在場地進行模擬演練,以此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控球姿勢,而且學生在訓練時還可鍛煉控球手感。第三,學生在一次的投球訓練結束后,教師可演示一次重點的進階投球動作,也就是在正式的籃球比賽時,防守人如果繞過掩護,提前搶位,那么學生就可以直接作出一個變向動作,同時運球兩下,然后找準位置進行拋投,注意重點是學生在做變向動作時,一定應做出扭胯動作,因為對方防守在此過程中就會做出判斷,所以學生在閱讀防守時,就會選擇如何進攻。因此,在教師的詳細和深刻的講解和指導之后,學生可再一次進行訓練。最后,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訓練結果,作出訓練技能方面的評估,并實施“帶動”教學策略,讓成績優異和訓練能力強的學生,帶動運動技能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以此可使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完成質的飛躍,更為藏區高中籃球教學體系提供了有效的教學參考。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和實施,國家對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由此大力發展高中體育課程中的籃球教學,已成為高中體育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近年來的各大籃球賽事,在各地高中更是日益盛行。故而,藏區教師在籃球訓練中,應摒棄以往的傳統教學訓練理念,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以滿足群體需求的差異化為中心,注入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主題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得到最大化的放松。如,近年來廣為盛行的游戲型教學訓練項目,可讓學生在游戲中穩固籃球技巧,由此體現了寓教于學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 曾海, 劉安清, 劉利,等. 核心穩定性訓練對高中女子籃球隊隊員軀干肌影響的研究[C]// 廣州運動與健康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
[2] 徐兆中, 胥洪躍. 高中籃球訓練應堅持的原則及實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9, 009(009):52-53.
[3] 聶選臣. 芻議高中體育籃球訓練的特點及其教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 000(009):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