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姝
摘要:小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教育思想與基礎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備受關注。小學《道德與法治》小學法治教育結合社會生活、場景、課本案例、課堂上的各種教育,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真正體驗法律的廣度、法律的權威、法律值和內部溫度不斷優化和新的探索進步。通過繼續教育和實踐,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治教學的原則,養成學習、理解、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法治教育;策略
引言:社會提倡道德法治作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小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對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尤為重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將法治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研究法治思維在本學科中的應用,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認識和理解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明確法治教育目標,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
任何教學課程都必須首先確定教育目標并闡明每節課的目標。小學階段是實施道德與法治知識教育的黃金時代,道德與法治知識教育必須要從小開始抓起,引導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明確總體教育目標,還要積極確定法治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引入現實中著名歌手陳某某實際吸毒的娛樂頭條,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探索,培養遵紀守法,讓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讓學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學習相關法律,為學生做一個警惕,讓他們在學習中灌輸法治意識,實現學生行為、習慣和守法意識的發展。
二、通過實際生活的融入,實現法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在開設小學道德與法治管理教學實踐課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將社會法治管理教學內容與反映社會公眾現實生活情況緊密聯系互相結合整理起來,為廣大學生自身成長營造一個更加生活化的社會法治管理教學教育實踐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社會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服務意識和增強社會主義法治科學教育實踐意識,在熟悉的情況下進行教學并提高效率。在科學道德與社會法治科學教育中,教師們會發現需要將道德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社會現實條件深度貫通融合,利用社會現實生活條件中的一些現象因素創造新的教學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生活實踐是許多學科知識的生命源泉,與許多學科教育活動內容密切關聯相關,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活動場所。但是,由于深受應試法治教育的直接影響,教師在道德與法治理論課堂上更多地注重法治理論知識的綜合學習,而忽視了學生學習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觀察生活的機會減少了,自然不了解生活與法治的關系。為此,教師樹立正確的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意識,連接學生的真實生活,在課堂上營造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習和感受法律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應該感受到生活中法治生活與法治教學效率整體提升的關系。例如,在《感受生活中的規律》中,老師可以教學生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然后帶領學生進入社會生活,然后讓學生觀察社會上違反法治的行為,問學生應該怎么做。通過將課堂知識擴展到課外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有關青少年法律的書籍,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課外法律。通過各種學習,學生了解法律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成為守紀律的好公民。在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選擇較為熟悉的生活實例,通過情景表演來再現案例的情景,從而了解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知識在表演中的適用性,道德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和質量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長。
三、通過家校合力的形成,推動法治教育高效開展
在小學生的身心成長和健康發展中,家庭教育、學校實踐教育一直是最重要的兩種教育活動形式,對如何促進小學生的全身心的健康成長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在小學法治教育中,教師應將此作為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長期工程,通過多邊環節的有效合作,提高小學法治教育的實效性。第一,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增強小學法治教育的實效。由于學校是學生法治教育的主體,在小學法治教育中,教師可以開設獨立的以德育和法治教育為基礎的法學教育課程,讓他們學到更多。系統地講法治,實現學生法律意識的有效培養同時,學校可以結合法治教育的內容,開展法治公關活動、辯論賽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活動,以及法治情景喜劇的表演,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習興趣。二是在法治基礎上,積極將家校合育運用到小學教育活動中。家庭教育也是學生法學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學校有必要與學生家長積極溝通,將正確的法治意識傳遞給學生家長,讓他們在日常家庭教育中踐行規則和行為,對學生進行介入式法治教育,更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
結語:綜上所述,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還存在一些限制小學生法治意識的問題。但是,如果老師有耐心和毅力,自覺糾正教學中的錯誤問題,在法治教育知識上耐心堅持,即使是小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培養。同時,教師要注重實踐,通過多領域綜合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實踐思維,為新時代培養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姚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實施現狀的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9.
[2]童愛梅.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06:178-180+184.
[3]曾志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20,16:18-20.
[4] 黃志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隱性教育[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7)
[5] 何其琪.隱性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J].青春歲月.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