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璇
摘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這個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備的有為青年接續奮斗才能變為現實,高校思政課有責任在新時代青年的成長道路上擔當引路人,心懷赤子之志,理直氣壯的把思政課辦好,不斷的培養出堪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歷史重任的棟梁之才。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鑄魂育人
新時代高校應堅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鑄魂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創新探索出多維度、多渠道的育人路徑,才能實現“鑄魂育人”的本位價值,源源不斷培育出時代新人。
一、聚焦“鑄魂育人”的價值意蘊
(一)聚焦思想重塑價值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鑄魂育人”,關鍵在于引領大學生群體塑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綜合運用教育教學資源“鑄魂育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方向,學會科學的思維方式,塑造篤行踐履的深厚情懷。在大學階段,引導大學生群體高度自覺地增強價值定力,強化馬克思主義的“行”、中國共產黨的“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好”等三個理念,使之成為大學生思想重塑價值的關鍵力量,能夠有效筑牢大學生的思想根基。
(二)聚焦主體激勵價值
引導大學生注重內省、追求自我超越的新境界,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鑄魂育人”的應有之義。高校要從影響大學生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因出發,聚焦實現主體激勵價值。一是要堅持以德塑魂。高校應將德育全面化、系統化,形成德育合力,以道德的力量塑造大學生的精神家園,為大學生發展道德意志提供有效的驅動力。二是要堅持以文化人。文化的核心是價值,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價值的認同。高校應堅持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理論之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等,引導大學生群體與社會主義價值觀產生同頻共振。三是要堅持以情感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不斷了解世界的過程中,形成了開放的歷史思維和對融入新時代的美好向往。高校應以真情凝聚人心,用信仰、理想、情懷感召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輸入進學生“腦”,根植到學生“心”, 外化于學生“行”。
(三)聚焦實踐導向價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遵循“三因”育人規律,聚焦培育時代新人的實踐導向價值,不斷提升育人實效性。一是聚焦大學生所思所盼所惑,堅持“因事而化”。想辦法、下功夫、出實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科學指導。二是聚焦大學生群體的現實發展需求,堅持“因時而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系統回答大學生群體關于新時代之問,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引導其承接新時代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在與時俱進中,伺機而動、順時而為,及時回復和解決大學生的現實關切。三是聚焦時刻變化的社會情勢,堅持“因勢而新”。高校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之“勢”,順勢而為,引導大學生正確認知國際比較,在國內外發展形勢變化中,培養其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二、把準“鑄魂育人”的工作定位
(一)堅持“知識體系教”
新時代的高校大學生是充滿夢想和熱情的群體,引導他們把青春奮斗的激情匯聚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上來,這是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承擔的使命任務。加強高校教育教學體系改革,促進專業思政、課程思政、教師思政的一體化建設。高校要正確認知和處理教育教學體制內供給主體與需求主體之間的矛盾關系,引導學生更新知識體系,學會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促進素質、知識、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堅持“價值體系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加強青年大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為核心任務,逐漸形成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漸次化的儀式感教育、融入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價值育人體系和育人品牌。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引領大學生群體具備高素質的思想理念、價值觀念、認知水平的服務社會能力。
(三)堅持“創新體系做”
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釋析,實現“鑄魂育人”的關鍵在于,將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根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抓創新就是抓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引導大學生群體統籌好“學”與“做”的關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鑄魂育人”,關鍵在于有效利用育人資源,根本在于引導大學生將“學”與“做”有機銜接。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體系,從根本上擺脫“說教”灌輸式的育人模式;要充分認知思想政治工作主客體之間的互動關系,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特質,有效推動理念、制度、方法、載體的創新,確保實踐育人質量。
三、構建“鑄魂育人”的保障機制
一是“需要”是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鑄魂育人”本位價值的實現,必須聚焦以需要為基礎的激勵機制建設,有效滿足大學生的發展需要,從而為“鑄魂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創造條件。二是高校須從大學生內在需要出發,將完善自身的發展規劃作為一種成長的“必需品”。高校要運用激勵機制來挖掘大學生發展潛能,對其成長發展路向進行重新定位;要通過合理的激勵來推進“鑄魂育人”目標的實現,使大學生形成進取意識與發展意識,在不斷增強獲得感中立志成才。
結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這個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備的有為青年接續奮斗才能變為現實,新時代青年擔任如此歷史大任,教育者有責任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擔當引路人。高校思政課是思想育人的核心課程,思政課教師必須心懷赤子之志,“不忘教學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理直氣壯的把思政課辦好,辦強,不斷的培養出堪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歷史重任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何彥新,古 帥.基于文化認同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7):98- 102.
〔2〕黃曉曄,張玉潔.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隱”〔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9):29-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