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霞
摘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具有激發學生思維、調控教學過程、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表現能力、增進師生交流、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等多種教學功能。因此,掌握一定的語文課堂提問策略,提高問題的有效性,是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關鍵詞:課堂提問;高效課堂
課堂提問是老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高效課堂是以老師的問題為主軸組織教學的。一節節精彩的課堂就像一掛掛漂亮的珍珠項鏈讓人贊不絕口,一個個精彩的問題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一般熠熠生輝。如何在一堂課上提出更有效的問題是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
在課堂上,老師提的問題,無論是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知識方面,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方面,都應具備創造性。創造性設計課堂提問,強調的是提問的創造啟發性,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不但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了問題,而且還學會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課堂上適時適度,而且富于藝術技巧的提問,能加快把知識轉化為語文素質能力訓練的進程,是發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精選在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描寫細膩,內容豐富,感情色彩濃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節、人物對話、神態,物體描繪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給學生提供了遐想、體味、補白的空間。教學中如果能夠抓住這些“空白點”精心設計“補白式”的提問,就能夠喚起學生無限遐想,激發學生思維,建立起師生、生生、文本與學生、學生與作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學生就能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開想象,進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豐富對課文知識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巧妙利用課文中的“補白點”發問,給學生提供可以展開想象的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有效途徑體現在問題的層次性:備課預設的問題一定要一定要有層次性。大腦都有一個從易到難的認知過程,所以我們設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問題的梯度,要有從易到難的設置。讓大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級一級的爬樓梯雖然累但是有爬上去的信心、勇氣和能力。如果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大老虎,后面再簡單的問題也再沒有思考的信心和勇氣了。例如聽講《陳太丘與友期》一課,老師以讀代教,他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一讀,讀準字音,讀出句讀。二讀,讀懂課文,理解文意。三讀,讀出性格,讀出語氣。四讀,讀出藝術,讀出疑問。這個設計我覺得很成功,他從最低級的層次開始設計,一直到讀書的最高境界。學生學起來不吃力,而且有信心。
有效途徑體現在問題的難易性:初為人師,有資深的老師便告訴我,設置問題要像蘋果,要像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蘋果。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蘋果太高沒有誰可以摘到自然而然的就不去想要吃蘋果的問題了。如果滿枝滿椏滿地都是蘋果如何能夠提起學生去摘蘋果的愿望呢?了解學情,是每一位老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的事情,設置跳一跳可以摘到的蘋果不失為一種教學的好途徑。
有效途徑體現在問題的時機性:把握好時機提出問題,是實現課堂有效性的又一途徑。一堂課中會有很多生成的東西,老師應該根據當時的情況把握住時機適時的提出符合情景的問題,讓學生借機掌握更多的知識、方法,也可以以此知識遷移彼知識,延伸彼知識,回顧彼知識。一節《孔雀東南飛,由對首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中比興手法的探究,可以引出對詩經賦、比、興寫作手法的復習。
有效途徑體現在問題的時效性:“表哥”、“房姐”、“老虎”、“蚊子”遠的近的,身邊的電視上的,所有的新聞舊事都是孩子們應該知道的掌握的,適時的發問可以引發孩子們的思考,讓他們及時的去辨別這個世界。
一堂好課讓人贊不絕口,一個好問題讓課堂熠熠生輝。教學是一門藝術,教語文是一門藝術。設計好一堂課是藝術,設計好一個問題更是一門藝術,讓我們以通向藝術殿堂的巔峰為最高的奮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設計好每一個問題,設計好每一堂課,做竭盡全力、問心無愧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