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曉
摘要:2020年新高考數學試卷主要是以山東卷、海南卷為主的新高考卷,以及北京卷、天津卷為主的文理合一的高考新卷.這些新高考試卷,都充分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切實貫徹了新課標大綱中“低起點,多層次,高落差”的科學調控策略,有效發揮了數學考試的選拔功能和中學數學教學的良好導向作用,具有很好的區分度、信度與效度,值得好好品味與認真研究。而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將加入新高考模式,合理關注新老高考的差異與變化,明確高三數學復習的基本方向就顯得非常重要?;诖耍酒恼聦π赂呖急尘跋绿嵘呷龜祵W復習課的實效性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下;高三數學復習課;實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
在新高考的推動下,高三數學教師應該擺脫應試教育的弊端影響,在高三的復習課中轉變以往“題海戰術”的復習思想,不斷創新數學復習的方法與形式,切實做到運用問題啟發模式、質疑反思模式、合作互動模式、板塊整合模式、縱橫拓展模式等多種復習方法,以此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促進其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新高考的實施助力。
一、當前我國高三數學復習課存在的幾大誤區
1.課堂復習教學“滿堂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三數學復習課內容多、時間緊,教師往往為了追求教學進度,整堂課都在講,完全不管學生懂與不懂,更沒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導致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灌輸,這樣的復習效果自然不好。新高考倡導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進而提升課程的實效性。
2.使用復習資料照本宣科,缺乏恰當的取舍和整合
當前我國學校高三的復習備考,大部分學校都是訂一套資料,然后教師就按訂的資料進行復習教學。由于資料編寫的局限性,題量和難度很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而教師只是一味地按所訂資料進行復習,導致一些學生無所適從,根本無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提升自身的數學修養。新高考提到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關注每個學生的需要,因而在復習教學中應做到“因材選教,因材施教”,切實提升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上述種種教學誤區都是導致高三數學復習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僅提高不了學生的數學成績,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那么,高三數學教師應該怎樣提升復習課程的實效性呢?
二、精選練習與培養能力
臨考練習是必要的,原則上:基礎為王,中檔領航,難題只是鑄輝煌,在選擇時注重“五化”:基礎知識系統化,重點題型經典化,解題思路通法化,書寫格式規范化,偏難怪題邊緣化。題量適度,難易兼顧,不能盲目趕數.解題過程注重“四點”:回顧知識點,抓準入手點,突破關鍵點,回顧警戒點.針對薄弱章節,注重“微?!保黄破款i,把握關鍵要領,以能力立意為主線。
三、以舊變新,夯實基礎
新高考“新”在哪里?是高考形式上的革新,摒棄以往固化的文理分類,采用更為靈活的“3+1+2”學考與選考模式。而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摒棄了以往繁雜的概念知識,如“映射”“三視圖”“三角函數線”等。添加的內容卻更具基礎性、實用性,如“正態分布”“綜合法求角”“球的切接問題”等。這也可以看出,新高考理念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由此可見,在新高考視域下,在時間緊迫的高三備考時期,仍要老生常談,“溫故而知新”,以梳理基礎知識為復習重心,夯實基礎,穩步提升。在以往基礎知識復習之中的弊端是部分教師往往拋棄課本教材,以“題”為本,讓學生在海量刷題中,夯實基礎,強化記憶,進而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這也造成了雖是“基礎復習”,反而學生的基礎沒有得到鞏固。課本教材,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起點,也是一切試題發源地,更是學生戰勝高考的“武器”,學生只有翻爛了教材,將汗水浸在書本中,知識才會刻在腦海里,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充分掌握。不可否認,高三后期備考,時間切實緊迫,高中數學三年的基礎知識難以在短短幾個月之中面面俱到,細致梳理,但再難的試題也是基礎知識的演變與延伸,正如“樹之所以枝繁葉茂,是因為根系的龐大;樓之所以聳入云間,是因為地基的牢固”,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掌握了基礎知識,才有利于接下來的“拔高”。而在高三后期的備考復習之中,就是通過帶領學生一同翻課本,一起理知識,將基礎知識一遍遍寫在黑板上,印在學生腦海里,不僅深化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更是幫助他們構建了整體性的知識體系。以“函數”知識點來說,高中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點都包含著“函數思想”,如數列、解析幾何等,它絕對是高中數學的“最基礎”,貫穿整個高中階段。
四、與教材聯系,讓思維向前面延伸
高三總復習是每個高中生的必經階段,如何在高三總復習中高效地提升效率是師生共同面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眾所周知,高三數學教學主要以復習為主,整個教學過程以整合所有數學知識為主線,以邏輯性和聯系性的知識網絡的形成為目標。當前,不少教師自行選擇一些復習資料來脫軌復習,使得很多學生拋開教材,而更加關注復習資料,顯然這是一種不利于學生深入復習的傾向。分析歷年的高考試題,不難發現不少試題都是教材中例習題的變式,由此可見,系統的復習和知識體系的建構離不開教材的參與,學生只有通過深入研究課本,才能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才能輕松應對高考中林林總總的試題,從而使得思維不斷向前延伸。
結束語
總之,復習課中的變式設計決定著教學的順序和目標,關系到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高三復習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以教材為源,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源于課本且審視課本”的理念,并設計好漸進性變式和開放性變式問題,讓學生在探索、分析和綜合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變題”,讓思維不斷延伸和拓展,提升數學素養.因此,有理由相信變式教學在建構高三復習高效課堂中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高敏.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復習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2):7.
[2]徐東輝.新高考模式下高三數學慢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高考,2019(03):149.
[3]朱成學.基于新課標的高三數學復習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