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玲
摘要:英語目前是國際上第一大通用語言,尤其在九年義務階段,將英語劃分為三大學科之一,學校教育也逐漸開始重視學生對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比如英語口語表達,聽說讀寫能力的發揮與提升,因此,在基于相應的教學目標之下,需要英語教師從課堂與學生的互動方面,進行教研。一方面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另一方面,以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增進教育成效,讓學生更多地將課堂時間花費在英語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英語;提高學生課堂;有效途徑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表達自我觀點,進行語言學習的能力,但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依然還是會不斷地涌現新的問題,同時面臨老生常談的舊問題,因此,本文就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也就是學生的英語教學參與感的問題進行探索。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也恰恰是對學生興趣度培養以及學習思維探索的有效策略,因此,在當下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感。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參與感培養的問題分析教育觀念的轉變
要想促進學生的參與感培養,就需要以生為本,實現生本教育。第一,在教學課堂中,教師不能總是以教材為主,而不關注學生掌握的學習情況,一味地進行知識的堆積,不去考慮這些知識被學生掌握了多少,只是著急趕教學進度,考慮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所以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教師要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感受和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第二,教師要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表達欲,讓學生愿意開口講,真正地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讓學生可以進行英語交流,真正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第三,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點,制造學生感興趣,值得探索的話題。
二、學生參與感教學的優勢
教學氛圍對學生的行為具有引導性,通常情況下,學生處在愉快、活躍且參與感較強的學習氛圍中,極少會出現思想不集中、犯困等方面的問題,由此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由此,教師也可以在英語備課環節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設計更加具有趣味性,符合中學生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化的語言風格,還需要重視合作學習方式的以及師生互動模式的運用,使學生之間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與教學模式下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在體驗與交流中掌握語言技能。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課堂參與感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以有效的問題提設,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化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當前中國的英語師資現狀。初中學生學習英語基本都是“聾啞”英語,而且初中學生面對復雜的語境交流能力比較缺乏。所以,教師還是要開動腦筋進行思考,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應試教育中,學生逐漸被灌輸了競爭的意識,但是競爭學習并不適用于所有學生。[3]目前,對于英語這項語言生僻的學科,新課改提出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學會團結,讓學生知道團隊協作的力量是遠遠超過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的。所以在進行互動教學探索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劃分小組,由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不同,給學生們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彼此之間進行探索。
教學案例一:例如:在關于人教版,關于“What's this in English?”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對什么最感興趣,是手機還是游戲或者是漂亮潮流的衣服?這樣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話題參與感,會使得學生眼前一亮,增進了初中生對語言的參與感,等到教師調動了一定的氛圍感,然后在進行學習的互動與交流,在經過短暫的互動性,實現更好的英語教學,則會讓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更為積極有效,更愿意持續性地進行交流。
(二)實現教學信息互動化
當前,教學信息的廣泛化以及智能化的普及,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前提下,智慧課堂等教學方式應運而生,以人教版為例,相應的英語閱讀教學,在網站上都能找到有效且對應的課文與教學知識講解,那么教師在經過對閱讀主題的探索之后,就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方式,找到相應教學主題的文章或者教學解析視頻,供學生觀看,從而讓學生在嘗試不同的教學風格與教學思維的沖擊下,獲取到全新的知識,快速地掌握教材知識,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一起探索更好的教學策略與不同教師教學的知識點,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補充,使得自身的教學資源可以與網絡化的信息資源,實現實時互動與交流。
(三)以興趣為基礎落實教學方法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不斷以學生興趣培養為進行教學創新,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在進行新章節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于學生以漢語的方式進行交流互動,繼而讓學生對英語的教學內容,有一項基本的概念,便于學生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掌握。這樣再去學習課本上的英語知識內容,就會變得非常地簡單,輕松。其二,在課前,教師可以在導讀環節告知學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學習,比如,重點的句子在哪句,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并且嘗試用同樣的時態以及短語進行句子的創設。這樣在基于漢語方式的引導,更容易與學生產生話題,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更為有效的可以實現優質化的英語教學。
總結: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參與感,具有多項的教學策略,需要教師對話題進行引導,采取合作化、情境創設等教學手段,并根據自我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進行方法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群.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J].《東西南北:教育》,2018:48-48.
[2]李筱君.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度[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25..
[3]陸寅飛.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