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劭萱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發揮著很重要的影響力。老師必須將學生的學寫與閱讀的能力開展均衡,在課堂教學中適度運用聽、說、讀、寫等教學方法,讓他們互相結合和推動,做到小學語文教學最大化的控制效果。根據閱讀教學,學生能夠綜合性應用自身學過的字和句子等有關專業知識,合理提高閱讀能力,有利于全方位提高語文課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選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能夠合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方法,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選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具備十分重要的價值,應該積極主動的推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模式
引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選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在閱讀文章后開展創作,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方法,與此同時,也可以非常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兩個部分全是十分關鍵的,而將閱讀和寫作融合起來是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小學閱讀課堂教學一直是小學生語文老師關心的課堂教學難題,也是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閱讀語文課本內容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協助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知識要點。根據寫作訓練方法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閱讀訓練方法能夠進一步深層次把握視頻語音方法而且讓學生充足的消化吸收專業知識。寫作與閱讀二者存有緊密聯系也存有明顯的差別。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
閱讀課堂教學是做為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關鍵階段而存在的。而做為在其中關鍵方式與方式的閱讀與寫作課堂教學,盡管差別很大,但也存有非常大的聯絡。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有益于學生綜合性語文課水準與素質的提高。閱讀是寫作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寫作可以推動閱讀,寫作與閱讀互相包容。實際的語文課閱讀課堂教學中,根據閱讀課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加重其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提高其視頻語音方法;而寫作訓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力和閱讀能力。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促使寫作與閱讀相互促進、補充、相輔相成,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與能力。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存在的誤區
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受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教學誤區。
(一)讀寫分離
在小學生語文教學中選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早已獲得了許多語文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可是,在具體的教學中依然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將二者融合起來。這類錯誤觀念的發生是遭受教師老舊的教學核心理念和教學水準的制約,許多小學生語文教師受傳統式教學方式的制約,在語文教學上把朗讀和口頭上溝通交流做為教學關鍵,忽略對學生寫作訓練的教學,使學生沒有開展讀寫能力訓煉的機遇,讀寫能力沒有保證真真正正融合。
(二)重讀輕寫
導致這類狀況發生的關鍵緣故便是小學生語文課本的編制難題,在教材內容定編中對寫作的規定相對性較少,與此同時,也欠缺相關的具體指導規定,這就促使教師在教學全過程中非常容易忽略對寫作的規定。有的教師沒有造成對寫作必要性的了解,覺得只需學生把握了必需的閱讀積累,寫作水準就能逐漸提高上來。在寫作工作能力的塑造全過程中,平常的累積雖然關鍵,而必需的寫作訓練至關重要,僅有根據持續的寫作訓練,學生才可以真真正正在寫作中把握方法,進而逐漸將寫作水準提高上來。
4.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仿寫課文
根據小學生語文新考試大綱的規定,閱讀課應著眼于課程目標和學員的具體情況。中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因此老師可從學習培訓課文內容的寫作技巧下手,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有挑選、有到達站訓練文章內容仿照。如,《夾竹桃》這篇課文描繪的月光下的夾竹桃,十分栩栩如生細膩,盡管遠洋國際海輪、水里荇藻是作者的想象,但從文本、句子中卻仍然可以體會作者的火爆善心和對生活的真心實意。那樣,老師就可以正確引導學員對鐘愛的綠色植物或小動物開展細膩觀查,促進其充分發揮想像力來從不一樣視角下開展描繪,進而表述自身的感情和觀念。
(二)引導學生聯系教材內容寫讀后感
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執行全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以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與掌握為基本,深層次挖掘文章內容的寫作技巧、表達形式及潛在性感情等,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表述沖動,進而考慮其心里的驚濤駭浪和打動,促進其紀錄心里感受、表達心態與感受,并將其付諸于筆尖,提高其讀寫能力綜合能力。
比如,在《把我的心臟帶到中華民族》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能夠引導學生以跟讀、試讀、朗讀等多種多樣方法,閱讀文章,產生一定的了解,隨后激勵學生論述自身的念頭與看法。與此同時,老師可詳細介紹課文內容的主題思想,講一講作曲家肖邦對中華民族深沉的愛及明顯的熱愛祖國之情。隨后,引導學生排序開展溝通交流與探討,并在課后練習寫出閱讀感想,說一說從文章內容初中到哪些?有如何的了解?那樣的“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感想的寫作全過程中,推進閱讀課的含義與實際意義,激發學生的本質感情,進而持續提高語文課寫作能力及綜合能力。
(三)重視學生的讀后感寫作
在閱讀完某些文章和書籍之后讀者所產生的心理觸動和波瀾被稱為讀后感。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會激發出濃厚的寫作興趣,實時讓學生將自己的內心感觸記錄下來,同時,將自身的情緒和感想抒發出來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緒和情感變化來完成自己的讀后感寫作,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讀后感寫作。
4.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有效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讀寫結合練習。同時,善于發掘文章中的知識含量、豐富儲存與積累價值,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與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勝全.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1(64):28-30.
[2]黎金娥.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6-7.
[3]蔡雪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61):22-24.
[4]林鶯鶯.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60):101-103.
[5]糟光明.高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