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寧
摘要:在日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具體年齡特點和心理活動形式,采取多種有效評價方法,適時地抓住課堂情境和課堂生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進而真正的喜歡上數學課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用有效的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點燃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的熱忱。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方法;應用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新時代的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和評價制度,促進小學教師積極的教學,建立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標準。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場所,要想切實地促進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發展,就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樣的評價有效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評價方法科學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教師擁有評價的“專利”。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師生雙向活動,應遵循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因此,教師對學生評價時應注意:1.多把尺子評價學生。因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先天素質等方面各不相同,如果我們離開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不同的學生,則會事倍功半。2.語言中肯,感情真摯。教師的評價一定要具有可信度。具體來說,教師對學生不能是一味地夸獎,要讓學生既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又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語言的陳述,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3.選擇恰當時機,讓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評價是一種反思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學生通過參與評價,既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進而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完善教學評價的實際性,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完善教學評價的實際性,是每個教師需要重視的課堂項目。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增強他們解題的實效性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大教育機構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越發重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也成為很多教師的慣用教學手法。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限制,我國小學教育仍然存在很多評價標準不合理的現象。比如課堂教學體系過于標準單一,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針對這些教學現狀,教師要從時代的教學理念入手,逐漸完善教學評價的實際性,通過有效的數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如下面一道例題:有一個兒童游戲扶梯呈“三角形”,并且是“直角三角形”,已知AB的長度為20米,傾斜角為 ,請利用數學知識,求解BC邊的長度。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建立在生活化的角度之上,當學生看見圖片,就能聯想到三角形的各種性質,并利用勾股定理算出 ,即BC邊的長度為10米。但這只是單純的計算過程。為了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教師還要制定出有效的課堂評價,讓學生思考和探究數學解答的本質,做有效的分析過程。比如“ 角所對的邊等于斜邊的一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AB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因此BC自然就為10米”等一系列探究問題,都適合在數學課堂中進行討論和分析。
3、保證教學評價的真實性,落實數學教學實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建立,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教學內容的評價過程。很多小學數學教材,涉及到生活元素。我們要把這些有效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擴展,讓數學評價真正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真正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實例化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刺激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指導教學“鐘表的讀數”一章時,由于“讀表”是每個孩子必須學會的數學技能,也是生活常識,教師要利用孩子們的思維想象,引入實質化的數學例題,全面激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有的時候圖像比單純的文字講解,更有利于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接收。比如下面的幾個鐘表畫面,雖然是簡單的內容,卻將數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等特點展現在孩子眼前。表盤由時針、分針、秒針組成,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看表,認識到時針、分針、秒針各自的作用以及代表的時間刻度。下圖中表示的時間分別為“7:58”、“10:05”和“4:00”,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多看、多想、多思考,從數學問題中看到本質,自主建立評價體系,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去理解數學,探究數學,全方面的學好數學。
三、評價學生要人文化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教學中,即使學生答不對問題,教師也不需全盤否定,而是要給予適當的評價,讓學生體驗進步。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課堂上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平靜。對于智力發展較遲緩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要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教師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贊美,來溫暖學生渴求得到認可和理解的心。對于智力發展較好的學生不要輕易表揚,要通過評價來拓展他們的學習思路,并幫助他們提升學習經驗。
評價不僅僅是一種判斷、一種認可、一種檢驗,也是一種引領、一種開啟、一種拓展。如“你真會觀察,能不能從側面進行觀察,發現什么呢?”“你真會動腦,是否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呢?”……這樣來打開學生運用語言、開動腦筋的思路,總結感悟和思考收獲,從而讓學生們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只有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學評價中,才能促進數學教學。用“評價”點擊孩子心靈的鼠標,充分發揮數學課堂評價功能;用“賞識”圈點孩子的驕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是數學課堂評價的追尋。
參考文獻:
[1]徐端翕.小學數學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學周刊. 2019(07)
[2]黃偉東.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J].小學生(中旬刊);2018年08期
[3]吳國貴.對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09年14期
[4]劉平國.新課程理念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教育藝術;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