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麗,沈幼娟,馮 桂
(1.浙江省應急管理科學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2.浙江省安全工程與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 臨安 311305)
浙江省是我國?;菲髽I大省,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其中?;飞a企業由于其產品、工藝的危險性及復雜性,如果控制不當,極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因此,政府和企業需要引入安全生產專業化服務機構為主體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2,3],為各類中小微企業提供專業的安全技術、管理等綜合服務, 提升企業自主安全管理水平。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4~7]是其中一種較為重要的安全生產化服務,政府或企業通過安全生產專業化服務機構進行排查發現隱患問題,并指導所在企業采取相應整改措施,企業需嚴格按照隱患清單落實整改,形成隱患整改閉環管理,提升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8]。本文將在?;飞a企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對所服務的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及特點進行分析,探討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建議。
本次社會化服務工作共排查?;飞a企業22家,分兩輪進行。第一輪是對22家企業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及對隱患如何整改進行指導,第二輪是對企業前期隱患整改是否到位進行確認。
第一輪隱患排查內容是應急管理部發布《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9,10]中安全基礎管理、設計與總圖、試生產管理、裝置運行、設備安全、儀表安全、電氣安全、應急與消防、重點危險化學品特殊管控等九大專業418項內容和《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安監總管三〔2017〕121號)[11~13]。
第二輪隱患整改確認工作是根據第一輪的隱患問題清單,核實企業整改是否到位。
(1)查閱資料。查閱了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臺賬、安全評價報告、安全設計專篇、崗位操作規程、崗位操作記錄、培訓記錄、有關臺帳等資料。
(2)現場檢查。對企業的設備、設施、電氣、儀表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情況、工藝規程執行情況、特殊作業管理情況等進行檢查。
(3)詢問及座談。通過詢問和座談的方式向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了解企業安全管理狀況及崗位操作規程、工藝指標的掌握及執行情況。
(4)書面考試。通過書面考試的方式了解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對于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管理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2.3.1 第一輪隱患排查工作流程
(1)首次會議。服務機構介紹本次隱患排查的人員、方式及分工情況,被排查企業初步向排查人員介紹下企業的基本情況,最后根據排查組人員分工情況,指定對應企業各檢查內容的陪同人員。
(2)現場排查。根據安全基礎管理、設計與總圖、試生產管理、裝置運行、設備安全、儀表安全、電氣安全、應急與消防、重點危險化學品特殊管控等九大方面進行排查。
(3)編制隱患排查清單。按照各專業的排查情況,編制此次排查的九大專業隱患問題清單。
(4)反饋溝通。根據隱患排查結果向企業進行反饋,雙方存在疑問的隱患進行溝通。
(5)編制排查報告。匯總全部隱患清單形成隱患排查報告。
2.3.2 第二輪隱患整改確認工作流程
(1)首次會議。介紹第二輪隱患整改確認的工作流程。
(2)現場確認。在企業相關人員陪同下,開展隱患整改確認工作。
(3)編制隱患整改確認清單。根據現場隱患整改確認結果編制整改確認清單。
本輪共排查危化品生產企業22家,總共排查出隱患問題2224條,按照排查的9大專業劃分,其中安全基礎管理隱患問題數556條(占25.0%)、設計與總圖隱患問題數253條(占11.4%)、試生產管理隱患問題數47條(占2.1%)、裝置運行隱患問題數342條(占15.4%)、設備安全隱患問題數303條(占13.6%)、儀表安全隱患問題數271條(占12.2%)、電氣安全隱患問題數159條(占7.1%)、應急與消防隱患問題數291條(占13.1%)、重點危險化學品特殊管控隱患問題數2條(占0.1%)。從中可以看出,企業普遍在安全基礎管理、裝置運行、設備安全、應急與消防等方面問題較多,具體見圖1。

圖1 問題隱患的九大專業分布情況
本文對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匯總,由于試生產管理和重點?;诽厥夤芸貎纱髮I并非每家企業有所涉及,故總結了六大主要專業的問題情況。
3.1.1 安全基礎管理主要問題
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未能有效運行;風險評價的參與度、深度嚴重不足;安全培訓流于形式,未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未對培訓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措施;特殊作業管理不規范。
3.1.2 設計與總圖主要問題
企業安全“三同時”資料收集、整理和歸檔較為薄弱;開展的HAZOP分析普遍不完善,對HAZOP分析中提出的建議措施未落實,基本未開展LOPA分析及SIL定級;涉及有毒氣體或易燃氣體,且其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未按照 GB/T 37243的規定,采用定量風險評價法計算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總平面布置圖未全面反映周邊企業情況,信息已過時;企業內部設施之間防火間距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3.1.3 裝置運行主要問題
操作規程編制簡單化、格式化,可操作性性不強;對操作規程未有效開展適應性和有效性的確認、未按規范要求每三年對操作規程進行審核及修訂;涉危險化工工藝的反應釜工藝(壓力)管道管件選材、壓力等級與反應體系不一致,系統泄壓存在較大隱患。
3.1.4 設備安全主要問題
專業設備管理人員配置普遍不足;設備管理、維護保養體系不健全,計劃性檢修不到位,日常管理記錄的真實性、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設備僅僅滿足于能生產的要求,設備完好性及預防性維修管理普遍缺失;現場設備管理問題嚴重,防腐蝕、保溫措施不到位。
3.1.5 儀表與電氣主要問題
企業自動化人員技術力量薄弱,自動化設施投入不足,自動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企業自動化及儀表、電氣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制度針對性及可操作性不強,制度執行意識及執行力不足;儀表檢維修調試記錄不完整,控制系統組態變更管理執行不嚴格,DCS組態記錄不完善,對控制系統應急預案不重視。裝置自動化程度不高,控制回路投用率低,主要實現遠程操作而非自動控制功能。
3.1.6 應急與消防主要問題
應急預案指導性和實效性不足,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普遍缺少應急預案的培訓及演練;24 h值班電話流于形式,無法發揮事故狀態下的應急響應和技術指導功能;消防通道不暢通,雜物堵塞、其他設備占用等問題嚴重。
目前已對9家企業進行了整改確認,這9家企業已100%完成整改,另外13家還在整改過程中。
通過對22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情況進行分析,為幫助提升企業乃至整個地區的安全生產水平,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措施與建議。
在排查過程中,大部分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規章制度不夠齊全,不夠完善,沒有覆蓋安全生產的各方面;二是企業未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及時修訂;三是各類文檔資料的存檔不夠規范,沒有按照一定的規律或分類進行存檔;四是部分企業的制定的規章制度與企業實際情況不符,存在照搬、照抄其他企業規章制度的現象;五是雖然企業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沒有有效執行。鑒于上述問題,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才能有效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14]。
在排查過程中,部分企業安全培訓流于形式,未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未對培訓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措施。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及教育,除了一般的基礎知識的培訓,也要進行實踐操作培訓,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產品的特性,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能準確及時的應對。
根據自身企業的危險源特點,制定各類隱患排查制度,同時企業可以建立本企業的隱患排查數據庫。積極鼓勵全體員工都來做隱患排查員,平時在具體工作崗位中發現任何隱患,都能上報到隱患排查數據庫中,形成隱患整改閉環操作,避免以后不再出現類似隱患[15]。
政府管理部門應積極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形成隱患整改閉環操作,加大執法力度,對拒不整改的企業進行行政處罰,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