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歡歡
(秦港股份鐵路運輸分公司,秦皇島 066000)
供應鏈是指以企業為中心,重點把控企業的資金、物流和信息,從企業原材料的購買、產品的制造開始,把產品輸送到分銷商處,分銷商再發給零售商,最后和消費者組成的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從供應商到消費者,不僅組成了一條物流鏈,還促使產品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原材料的加工、運輸等環節都提高了產品的價值,使在這條供應鏈上的企業獲得利益。
供應鏈的管理是相當復雜的,需要參與企業的高度協同與配合,針對供應鏈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環節進行優化與整合,使核心企業與參與企業的關系更加密切,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間的內耗,使所有企業都能獲得一定的利益。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四個領域:供應(supply)、生產計劃(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這種管理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通過企業間的供應、企業的產品制作、物流水平等來運作,重點把控從供應商到消費者之間的產品與信息,降低企業與消費者間的交易成本,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
隨著電子商務在企業貿易之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電子商務對供應鏈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技術讓企業之間克服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障礙,信息共享更加順暢及時,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可以通過電子技術互相獲取各自所需的信息。通過對供應鏈總體運行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供應鏈上的企業可以按照總體安排進行企業內部生產計劃的調整,讓企業流程更加合理。例如,采購計劃更加符合生產所需,產品設計更加符合客戶所需,從而使供應鏈整體效率更高,效益更好。因此,電子商務為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把分散在供應鏈各個位置的企業緊密統合為一個整體,及時發布信息,并及時獲取信息反饋,最大限度地實現供需平衡。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是圍繞生產進行的橫向管理,是一種簡單的點到點的信息傳遞。這種供應鏈管理模式按照企業之間的上下游關系進行橫向管理,依次從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再到客戶,形成一個點到點的鏈條(圖1)。這種供應鏈管理非常落后,供應鏈之間缺乏聯系和協同合作,管理僅僅是企業內部對生產作業流程的管理,過程靈活性很差。供應鏈任意一個節點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整個供應鏈的生產計劃被打亂,從而影響供應鏈的增值活動。傳統的供應鏈的缺陷還體現在供應鏈對市場變化的反應程度上,由于供應鏈上的各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和信息共享,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互相的信任程度比較低,缺乏整體意識和戰略協作意識,因此容易出現供應鏈失調問題,造成供應鏈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牛鞭效應”,影響供應鏈有效運行。

圖1 傳統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結合(圖2),使供應鏈管理更加高效,企業之間的協作更加順暢。利用電子商務對供應鏈進行管理,主要是通過運用網絡、通訊和電子信息等技術對商業活動進行管理。在這一過程中,信息在企業之間的傳遞更加迅速和準確,從而推動供應鏈管理向前發展,使供應鏈管理效率大大提高。電子商務下的供應鏈管理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的生產計劃、采購、庫存、客戶關系管理、訂單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形成了一個供應鏈網絡,管理不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自我管理,而更加注重企業之間的協同配合,供應鏈全過程都在供應鏈管理范圍內,管理更加有效。

圖2 電子商務下的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供應鏈下的客戶關系管理更加先進,電子商務的運用讓供應鏈上的企業和客戶之間實現了信息共享,企業可以和客戶進行更加直接的溝通,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和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實現了各個企業管理成本的最小化,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可以讓渡更多的價值給顧客,從而降低顧客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通過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運用,企業可以在留住客源的同時,開辟新的市場,引進新的客戶群體,從而達到企業和客戶雙贏的效果。
電子商務以其信息化的手段,讓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之間的協同配合更加和諧,信息共享更加順暢,從而使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的運作更加高效,為各企業帶來了新的利益增長點。電子商務供應鏈能夠大大縮短企業間溝通交流和應對市場變化的時間,能夠讓企業實現效率最大化,從而保證業務的持續增長,提高供應鏈上各企業的整體績效。
信息及時共享是企業間提高合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而電子商務恰恰能夠滿足企業間信息共享的需要。電子商務供應鏈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信息共享,讓企業能夠及時獲取信息,比如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及供應商的計劃,信息能夠在各企業之間順暢迅速地傳遞。供應鏈的下游成員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供應鏈上游成員的庫存信息和生產能力,上游成員可以了解下游成員的需求和庫存情況,及時制訂購銷計劃,使商業運轉中的各個環節更加協調一致。
電子商務供應鏈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各個企業對電子商務供應鏈的管理還不夠成熟,認識也比較淺顯,其在管理中得到的重視程度較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只關注那些與生產和成本直接相關的活動的管理,在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稍顯不足,這是導致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未能發揮其應有優勢的最主要原因。
電子商務供應鏈如同傳統供應鏈一樣,其流程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等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雖然引入了電子商務的概念,也做出了一些涉及電子商務領域的建設,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應用和落實成效并不顯著,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信息共享不到位。企業之間雖然各自建立了信息系統,但是數據庫之間的共享效果較差,企業與企業之間并不能隨時隨地了解彼此的生產信息,甚至有些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都存在問題,信息孤立,沒有形成流動,這給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造成了較大困難。
在供應鏈的整個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缺乏高效的配合,如產品的研發、客戶的需求、客戶之間的關系、供應商的關系、產品的制作等,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企業供應鏈上各個復雜的環節造成了企業信息化成本的增加,使企業對市場的嗅覺逐漸變得遲鈍,無法快速地做出相應的改變來適應市場的節奏,最終導致企業被市場所淘汰。
目前的供應鏈企業僅僅是初步的合作,它們的目的都是獲取利益。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會出現供應鏈企業的強強聯合,實現供應鏈整體的利益最大化。例如,我國國內很多企業間還只是進行“你下單、我制作”的初級業務,它們并沒有建立更全面的合作伙伴關系,有的企業甚至把自己的風險完全轉嫁到其他的供應鏈企業上,加劇企業間的競爭,這使得供應鏈整體效率無法得到充分發揮,供應鏈整體利益下降。
針對電子商務供應鏈的管理,企業要從戰略角度出發,牢固樹立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這一目標,提高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意識,運用多種手段將其引入企業的業務中,實現供應鏈管理和企業的雙贏。企業應從戰略的角度重點發展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各個部門重新進行職能規劃,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所有部門,這要求企業管理者要充分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堅持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道路,并為其掃平障礙。同時,企業要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提高企業的信用水平,積極參與到供應鏈的管理中去,企業所做出的每個決定都要認真考慮,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要為供應鏈整體著想。企業間的積極合作能夠最大化地減少“牛鞭效應”的影響。
企業如果想發展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新模式,應從企業內部開始,先易后難,逐漸影響其他企業。企業內部進行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改革,主要應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整合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重新劃定各自職責,從而實現整體的改革。例如,在企業內部,針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產品的生產計劃、生產過程、運輸及售后等核心環節進行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改革,會使企業生產利益發生明顯變化。而且,這種改革還能促使各個環節有效配合,極大地提高效率,避免重復工作,使企業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得到健康的發展。
除了在企業內部進行改革,還要深入研究電子商務供應鏈的管理范圍。在已有的企業業務基礎上,通過引入電子商務,立足市場所需,制定新的供應鏈管理方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從供應商關系到客戶關系、服務、需求,從產品開發、訂單完成、制造過程到回收管理,這8大核心過程都應重新進行統籌配置,使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高度貼合。這樣企業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內容和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快速進行信息化的改革,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敏感性。
除了上述兩個方面,企業還應該深度挖掘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的利潤,通過深度整合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釋放供應鏈流程的潛在利潤。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主要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來增強整體供應鏈的競爭力,供應鏈的高度整合可以最大化地釋放供應鏈企業的增值空間。所以,企業的價值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所有的供應鏈改革都是圍繞為企業創造價值這一核心目標開展的,因此從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流程出發,不僅能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還能促使供應鏈參與企業積極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