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勝 周保華 馬隰龍 楊 超/江蘇省鹽城市農業農村局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四治理、四提升”為重要抓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切實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總要求,鹽城市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指標體系,各級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關鍵在縣、重點在鎮、基礎在村的工作思路,市縣鎮村四級聯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制定年度鹽城市農村人居環境“四治理、四提升”工作任務分工方案,明確部門職責、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形成部門聯動、協同作戰的強大工作合力。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市縣兩級加大財政配套補助并納入年度預算。據統計,2020年全市省級以下財政資金投入42.49億元,分別比2018、2019年增加13.43、3.37億元。2020年市財政專門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示范獎補工作,該項資金將于2021年內通過認定一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的形式進行激勵獎補。
鹽城市研究制定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評估細則,對全市下轄縣(市、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系統評估核查,聚焦“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糞污、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業廢棄物”四項重點任務,不斷補齊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弱項,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扎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三年干凈行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率達100%,11個縣(市、區)均已全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新增開展鎮村全域垃圾分類的鎮(園區)42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完成率達100%。2020年完成省下達全市的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改廁任務1萬座,新建改造農村公廁725座,鄉村旅游廁所21座,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7%,廁所糞污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達100%。全市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行政村數量為1381個,占比73%。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8.7%,小型以上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100%;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使用面積占比達84.31%;推廣化肥減量技術,化肥使用量連續十年下降;全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8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92%。
鹽城市積極推動村莊整潔清潔向美麗宜居升級,做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文章,“村容村貌、村莊規劃水平、傳統村落保護水平、建設和管護水平”“四提升”工作持續發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優化鎮村布局規劃,加大傳統村落、建筑組群和鹽阜特色民居保護力度,加強建管結合,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全面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效。東臺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和紅綠黃榜“百日考核”,以骨干道路為重點,開展為期100天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和專項考核,考核結果評出紅綠黃榜鎮區,對每個鎮通報一個排名較差的村,并采取整改銷號制進行摘帽。射陽縣實施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提升”十大行動,分解落實任務,明確人員責任,提高整治成效。亭湖區新場村制定“十戶聯創聯保”制度,探索實施“十戶聯動”機制,發動村民自治,開展“最美庭院”評選活動,倡導共治共享新風尚,實現農村環境由“外在美”向“人文美”提升。2020年創建省、市級特色田園鄉村67個,創建美麗宜居村莊998個,新建森林村莊119個,建成綠美村莊65個。提升村莊規劃水平,優化鎮村空間布局,明確村莊分類和布局,支持農民群眾改善住房條件,引導農村人居環境分類整治,提升鄉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傳統村落保護水平,加大傳統村落、建筑組群和鹽阜特色民居保護力度,建立傳統村落保護數據庫,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建筑組群和鹽阜特色民居優先納入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范圍。大豐區草堰鎮草堰村被命名為國家級傳統村落,鹽都區樓王鎮丁馬港村、建湖縣恒濟鎮建河村等17個村莊被命名為省級傳統村落,鹽都區大縱湖鎮晨陽村等8個村莊已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備選名錄。提升長效管護水平,加強建管結合,落實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五有”管護要求,構建道路、綠化、河道、垃圾處理、設施維護“五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
全市各地圍繞村莊功能定位、區位條件、產業特色、人文底蘊、資源稟賦,科學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分區域、分類型、分重點推進,充分體現地方特點、文化特色、田園風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促進以點串線、連線成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亮點紛呈,成效明顯。東臺市弶港鎮巴斗村“傳承海漁文化,打造最美漁村”、大豐區大中街道恒北村“打造梨園特色風光,繪就鄉村靚麗畫卷”等都是絕佳的典范。鹽都區尚莊鎮塘橋村打造鄉愁記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突出鄉土規劃,用活竹、木、磚、瓦等鄉土材料,謀求“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把水鄉風光融入新房建設,把鄉愁韻味匯入節點打造,創新開展“五講四助三爭創”活動,把鄉風文明注入鄉村治理,盡顯田園風情。東臺市、鹽都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分別獲得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鹽都區被評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亭湖區黃尖居委會短視頻獲第一屆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短視頻擂臺賽生活宜居型“優秀作品獎”;全市17個村莊先后被命名為省級第一、二、三批傳統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