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芹
聊城市退役軍人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現如今,微創手術已然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具有術后恢復快、痛苦輕、創傷小等應用優勢。但術后護理不規范等問題亦會影響手術療效。鑒于此,本文抽取86例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受微創手術的患者資料,分析研究了微創手術中,規范化護理的有效性,以期進一步改善護理質量,提升病人滿意度。
1.1一般資料 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受微創手術的病人隨機取86例,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展開研究。納入指標:對研究目標知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微創治療手術指征。排除指標:溝通認知障礙,合并嚴重慢性全身性疾病,有手術禁忌癥者。觀察組中,男女占比依次%(24/43)、%(19/43),年齡29~59歲,平均(42.16±6.59)歲。對照組中,男女占比依次%(23/43)、%(20/43),年齡28~59歲,平均(42.22±6.61)歲,(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對癥護理、隱私護理、用藥指導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行規范化護理:(1)首先,需要建立規范化護理小組。其次,詳細了解病人住院號、床號、姓名、治療內容等信息,協助其做好術前檢查工作,對病人心理狀態、基礎護理信息、護理問題進行評估和總結,定期組織小組會議,制定規范化的護理方案[1]。(2)使用護理質量查檢工具,嚴格規范護理操作,評價護理安全、健康教育、護理文書等方面的工作達標情況。(3)術前訪視:手術前,結合病人實際病況采取規范化心理干預、健康指導措施,為病人詳細普及講解疾病知識及術前注意事項,以委婉、親切的語氣,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與病人溝通交流,幫助其消除不良情緒[2]。(4)嚴格執行交接班、物品清點、安全核查、消毒隔離等各項規章制度,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專題講座活動,進一步提升手術配合、護理文書、護理操作的規范性,加強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5)重視延續性護理,出院時,再次核對病人信息等資料,在此基礎上,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家庭隨訪活動,鞏固護理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質量 使用護理質量評價量表,評估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健康宣教、護理操作、環境保護、等護理質量,每項100分,質量與評分正相關。
1.3.2滿意率 借助百分制自制問卷,統計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65﹤評分﹤90,視為尚可;不足65表示不滿;高于90分代表很滿意。

2.1護理質量 表1示:對照組服務態度(82.29±5.52)分,健康宣教(83.29±5.27)分,護理操作(84.48±8.37)分,環境保護(81.05±5.29)分,比觀察組評分低,P<0.05。

表1 對比護理質量分)
2.2滿意度 表2示:觀察組內很滿意者占比最高,為65.12%(28/43),表示不滿意、尚可者依次占比4.65%(2/43)、30.23%(13/43),滿意率95.35%(41/43),明顯比81.40%(35/43)的對照組高,X2=4.0737,P=0.0436。

表2 滿意度 n(%)
此次研究顯示:對照組服務態度(82.29±5.52)分,健康宣教(83.29±5.27)分,護理操作(84.48±8.37)分,環境保護(81.05±5.29)分,滿意率81.40%(35/43),皆比觀察組低,P<0.05。同時,李娟,張紅等人[3]在研究中提到,規范化護理應用在微創手術中可以切實提升護理質量,提升病人滿意度,其研究結果示:對照組護理操作(80.15±1.74)分,明顯比(96.46±2.28)分的觀察組低。討論緣由:在實施規范化護理方案時,通過系統評估環節,可對患者情況、相關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采取術前訪視,術后組織專題講座活動,出院嚴格執行延續性護理等措施,不僅可切實提升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還對病人預后有著積極影響作用。所以,在微創手術治療中,我們亦需對護理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醫院護理水平。
綜上,微創手術中,規范化護理在病人滿意度、護理質量方面皆占據優勢,有效性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