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衛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民醫院,山東 菏澤 274600
腦血栓為臨床中腦梗死經的典型病癥之一,好發于中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且呈階梯狀上升的趨勢。該疾病患者病因為其供應腦部的動脈內發生血栓,引起動脈管腔完全閉塞或狹窄,導致供血部位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壞死情況,造成患者局限性神經功能障礙,其常伴有語言障礙、偏癱等臨床癥狀,嚴重危害其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1]。現階段,對于腦血栓患者,主要采用溶栓的方法進行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基于此,本文為探尋腦血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間,本院進行治療的66例腦血栓患者進行相關研究,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間,抽取本院進行治療的66例腦血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為3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最大為78歲,最小為63歲,平均為(70.50±6.23)歲;研究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最大為79歲,最小為64歲,平均為(71.50±6.57)歲;組間對比基礎信息,不具有差異性(p>0.05)。本文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經本人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本組患者口服使用阿司匹林(生產企業: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4219)進行治療,第1d治療,每次用藥劑量為300mg,1次/d,第2d治療,用藥劑量調整為100mg,1次/d,持續進行治療2周。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患者口服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予以使用氯吡格雷(生產企業: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035)進行治療,第1d治療,每次用藥劑量為300mg,1次/d,第2d治療,用藥劑量調整為100mg,1次/d,持續進行治療2周。
1.3觀察指標 具體觀察并分析兩組治療總有效率與生活質量(社會角色、心理功能、軀體健康、物質生活評分)情況。
生活質量評分標準:以生活質量量表為參照,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情況,主要包括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軀體功能、社會角色等,各項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判定標準:以神經功能缺損量表實施評估。顯效:2周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度顯著減輕,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經過2周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度有所減輕,臨床癥狀所有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度未有變化或病情加重[2]。

2.1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如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2.2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差異性(P<0.05)。如表2.

表2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腦血栓常見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病死率,患者常伴有肢體活動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具有較高的中風風險,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影響生活質量。為此,對腦血栓患者,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具有關鍵性作用。目前,針對腦血栓患者,臨床多采用藥物方法治療,常見的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據相關研究顯示,腦血栓患者將氯吡格雷有機結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其神經功能缺失情況的恢復,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3]。本研究結果中,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2.73%)比,研究組(96.67%)更高(P<0.05);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比,研究組均高(P<0.05)。表明與僅僅使用阿司匹林治療相比,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結合治療的臨床綜合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提高生活質量評分。究其原因,阿司匹林常應用于治療腦血管疾病,可對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前列腺素環氧酶進行有效抑制,進而阻止血栓烷A2的生成,有效治療腦血栓。氯吡格雷治療,此藥物屬于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其能夠選擇性抑制腺苷二磷酸受體,阻斷腺苷二磷酸與其受體有機結合,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同時,氯吡格雷能夠有效阻滯血小板凝聚的興奮劑活性,促進抗血小板活性效果增強。兩者結合治療,相互協作,充分發揮藥效,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血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改善生活質量,臨床中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