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軍
濟南市萊蕪區(qū)大王莊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濟南 271100
急性闌尾炎是由小腸與結腸連接處管腔內容物長時間阻塞、消化能力和免疫力隨年齡的增大而降低、腸內出現(xiàn)致病菌感染等原因導致的疾病[1]。患者多為老年人,發(fā)病時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部有牽扯痛等癥狀,伴有高血壓的患者甚至可使高血壓復發(fā),臨床上較難及時準確地診治,若患者病情未及時確診并給予治療,闌尾處的炎癥繼續(xù)惡化,細菌擴散可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2]。臨床上主要通過切掉闌尾病灶組織,從根源上治療急性闌尾炎。傳統(tǒng)的闌尾切除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嚴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較多,切口大不易愈合,容易受細菌感染,繼發(fā)其他疾病。當前,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已應用于臨床,使手術切口縮小,減小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該實驗通過觀察急性闌尾炎患者在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圍術期的臨床指標,研究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內采用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并分為試驗組和對比組,30例/組。對比組1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平均年齡(69.4±5.56)歲,從發(fā)病到醫(yī)院就診的時間大致為2h-7d,平均(3.5±2.1)d;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70.6±8.28)歲,從發(fā)病到醫(yī)院就診的時間大致為5h-8d,平均為(4.1±1.9)d。兩組患者均志愿參加本次研究實驗,兩組個人資料比較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比組患者手術方法為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試驗組患者手術方法為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手術前皆為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減少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感。通過按壓患者麥氏點,準確地找到患者壓痛感最強烈的部位,以該部位為切口的原點。
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手術傷口大小在4~6 cm范圍內,依次切開手術部位的皮膚、淺筋膜、深筋膜,將淺筋膜、深筋膜向外翻且固定,根據(jù)人體解剖結構知識找到闌尾,將闌尾與盲腸與結腸的連接處結扎好,在距離結扎處0.5 cm處完全切掉闌尾,用0號腸線仔細縫合切口,清理手術切口周圍的結締組織和病灶組織。
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手術傷口大小在2~3 cm范圍內,依次切開手術部位的皮膚、淺筋膜、深筋膜,盡量減小對切口的損傷,找到并完全暴露闌尾,按傳統(tǒng)方法結扎好闌尾根部,切除闌尾后需要結扎闌尾系膜血管,并使用碘伏對手術切口周圍組織進行消毒,使用電刀對切口進行電灼,減少切口出血量。
兩組患者均給予甲硝唑清洗傷口,并依次縫合深筋膜、淺筋膜、皮膚,手術完成后均給予患者抗生素,避免切口感染、化膿,及時為切口換藥。
1.3觀察指標 術中出血量;
視覺模擬評分(VAS):記錄手術完成后24小時內的分數(shù),每次0-10分,患者傷口疼痛感越強烈,分數(shù)越大。
住院時間;
切口長度。

小切口闌尾切除術組患者在圍術期內的術中出血量、傷口大小、住院時間、VAS 評分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闌尾切除術圍術期各指標比較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因消化功能減退、免疫力降低,導致闌尾和盲腸腸腔內容物長時間滯留,誘發(fā)致病菌感染而引起的闌尾短時間發(fā)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肚臍右下方長時間疼痛、按壓時也有疼痛現(xiàn)象,食欲不振,無論吃什么食物都會嘔吐;有的還有腹瀉情況,患有高血壓的患者,血壓會升高。臨床上主要根據(jù)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超聲、CT、腹腔鏡等結果確診急性闌尾炎,例如,白細胞數(shù)量異常偏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偏多,表明患者有致病菌感染,機體有炎癥;超聲檢測圖像顯示中出現(xiàn)低回聲冠狀結構,可反映患者可能有闌尾水腫、充血癥狀;而腹腔鏡可精確地檢測炎癥的嚴重程度[3]。
患者主要是因為腸蠕動功能減退、致病菌感染、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綜合作用而導致短時間內闌尾感染、發(fā)炎,引起牽扯性疼痛,由于癥狀較難確診為闌尾炎,大多數(shù)診斷為其他臨床癥狀相似的疾病,導致患者確診時闌尾組織幾乎壞死,需手術切除。而傳統(tǒng)闌尾炎切除闌尾后,患者治愈時間較長,有的患者繼發(fā)感染。之所以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對患者是損傷較小,能促進患者康復,是因為其可大大減小手術切口,避免出血量過多,且傷口不易愈合。同時,小切口闌尾切除術可減少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經(jīng)濟負擔。但是,不論使用哪種手術方法,術后均需要加強對切口的護理預后,避免傷口再次感染,誘發(fā)肺部感染等疾病,患者術后需有打屁現(xiàn)象才能進食,避免術后腸梗阻發(fā)生,加重患者病情。
由本次實驗結果得,小切口闌尾切除術組患者在圍術期內的術中出血量、傷口大小、住院時間、VAS 評分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組患者。綜上所述,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可提高患者治愈效果,促進患者傷口愈合,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