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
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207
外科急性腹痛作為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一旦發病患者便會出現嚴重的腹痛癥狀,據此醫務人員應對患者的病情密切觀察,對患者及時搶救,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1]。本文將對我院60例外科急性腹痛患者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研究,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外科急性腹痛患者進行分析,按護理干預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行急救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了解患者的病況制定科學護理手段。
觀察組實施急救護理:
當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各項體征,如:血壓、脈搏、體溫、呼吸嚴格觀察,并對患者的發病情況、病史仔細詢問,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此外,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力度,使患者的煩躁、不安等情緒有效緩解,可通過聽音樂、講故事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2],通過這一手段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樹立患者自信心。利用語言溝通來緩解患者情緒,對和諧護患關系進行構建。嘔吐、惡心是急腹癥常見的癥狀,一旦發作患者的癥狀便會日漸加劇,基于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考慮患者是否存在血管栓塞、腸梗阻的發生,此外,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呈側臥位,配合醫生對患者展開搶救工作,同時提前備好手術器械,并對其消毒處理,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3]。
手術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定期對患者的傷口進行查看,看是否出現紅腫,一旦出現感染,應配合醫生妥善處理,針對重危病人應注意循環系統、呼吸系統、腎功能的變化,注意用藥反應,重點是造血、泌尿、消化三系統的反應[4]。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其有效率僅為66.67%,對照組的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χ2=5.45,P<0.05,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臨床滿意度比較 通過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發現,觀察組總滿意度96.67%,而對照組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比較,差異明顯(χ2=6.41,P<0.05)。詳情如下: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比較[n(%)]
2.3比較兩組患者FDDQL評分 兩組患者FDDQL評分比較,觀察組干預前(71.05±7.58)分、干預后(90.48±4.13)分;對照組干預前(71.62±7.46)分,干預后(82.37±5.72)分,兩組數據比較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

表3 比較兩組患者FDDQL評分
2.4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

表4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
2.5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各項指標分數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情如下表所示。

表5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分,
外科急性腹痛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起病急,病情惡化速度快,為了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還應在臨床治療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手段,緩解患者的腹痛感。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合理調整,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若患者持續腹痛還可采用阿托品來止痛。為了提高護理干預效果,護理人員還應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更多外科急性腹痛知識以及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護理服務,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評分,提高臨床護理干預效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其有效率僅為66.67%,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經護理后比較各組焦慮程度,觀察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在我院外科急性腹痛患者中,采取急救護理干預,可提高干預效果及滿意度,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