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格
青海省西寧市藏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RA是全身性免疫疾病,呈慢性持續發展的特點,終年可致關節功能障礙甚至致殘。而且該病治療難度大,具有高復發率特點,給患者生活帶來直接影響。加之,長時間用藥產生毒副反應使患者對藥物效果出現質疑,增加經濟壓力從而加重心理壓力產生焦慮、抑郁情緒。一直以來,人們對RA缺乏全面認識,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因此,科學治療和護理對疾病治療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我院選擇66例RA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對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實施效果展開分析。
1.1研究背景: 研究時間:2019年8月-2020年10月;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66例RA患者,根據護理原則分為研究組(n=33)、對照組(n=33)。對照組:女(n=20),男(n=13),年齡范圍:35~87(平均:46.3±2.4)歲。研究組:女(n=18),女(n=15),年齡范圍:36~85(平均:46.0±2.6)歲。66例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具有同質性(P>0.05),可比。
1.2方法 兩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對照組:普通護理:飲食護理、健康宣教、生活護理。研究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并掌握心理狀態。如:絕望的患者可通過介紹成功案例、分享心得體會增強康復信心。同時,消除絕望心理。不良情緒患者給予心理疏導,鼓勵主訴、樂觀看待疾病,調整心態,養成規律且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創建和諧護患關系,讓患者正確的看待疾病。健康教育:創建微信群展開健康宣教以及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組織講座等增強患者疾病的認知率,糾正錯誤認識。
1.3評價指標 (1)對比護理實施前后患者焦慮(SAS)、抑郁(SDS)情緒。(2)從疾病認知、堅持用藥、關節保護、功能鍛煉對比患者疾病知曉率。
1.4數據處理 所有患者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百分比表示為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表示為計量資料。
2.1對比護理實施前后患者SAS、SDS評分 護理前,患者SAS、SDS評分具有同質性(P>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護理實施前后患者SAS、SDS評分
2.2對比患者疾病知曉率 研究組疾病認知、堅持用藥、關節保護、功能鍛煉知曉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患者疾病知曉率
RA具有治療困難、復發率高、病程久的特點,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將增加致殘率,影響生活和身體健康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不利于康復[1]。加之,患者對RA缺少認知,治療期間需要長時間用藥容易產生毒副反應、耐藥性,對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因此,給予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2]。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情緒改善、疾病知曉率提高高于對照組(P<0.05),獲得了良好反響。
首先,心理護理重視患者正向指導,制定護理方案,學習自我護理方法抑制病情發展。護理后,患者心理情緒有顯著好轉[3]。因此,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用藥依從性。其次,以發放健康手冊、講座等形式實施健康宣教,增強患者保健意識、疾病認知,嚴格根據醫囑用藥、功能鍛煉、關節保護等,降低影響疾病康復的不利因素發生,降低致殘率,促進治療效果提高[4]。目前,關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在RA患者實施效果在諸多文獻資料和臨床實踐得到了肯定,與本研究結果相同,因而建議推廣應用。
綜合分析,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對RA患者消除了焦慮、抑郁情緒,增強疾病認知率,改善預后效果,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