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磊
西寧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0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某社區接受兒童保健、預防接種的368例孩子家長,在兩種不同的干預方式下,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觀察組共包含男女兒童114例、70例,年齡最大6歲,最小4個月,對應年齡平均值為(2.14±0.21)歲;對照組共包含男女兒童108例、76例,年齡最大、最小值分別為7歲、6個月,對應平均值為(2.47±0.26)歲。從兩組兒童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的整理上來看,差異不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
1.2方法 將常規干預方法用于對照組,具體內容包括:相關預防接種部門以電話的方式通知家長孩子預防接種的事情,將時間、地點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向家長提前說明。
將健康教育用于觀察組,具體內容包括:首先,展開兒童保健方面的教育。在了解家長年齡、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的前提下,以多種形式展開健康教育[1]。對于年齡較大的家長,可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解兒童保健知識,告知家長兒童保健對于孩子身體健康所起到的維護作用,期間,注意語言應緩慢,工作人員要有耐心,對于家長存在困惑的地方,應為其詳細解說,直到家長能夠完全理解為止。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可以在口語描述中增加使用專業術語,向其列舉一些案例,引導家長對兒童保健方面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在展開健康教育期間,應視兒童年齡上的差異而定,分層次進行教育。例如:針對1歲以下的兒童,在向家長進行兒童保健教育中,需將重點放在兒童的肢體保健,重點列舉出家長常出現的錯誤行為,以便得到盡快的糾正。其次,在預防接種教育中,需向家長認真講解疫苗接種的目的和意義,將疫苗的禁忌癥與適應癥詳細告知,或者聘請專家前來演講。最后,建立家長微信群、qq群,方便家長與疫苗接種中心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另外,在群里公布最新的疫苗消息,推送有關疫苗接種的視頻、圖片等,引導家長去認真觀看,了解到更多的疫苗接種相關知識。
1.3觀察標準 對兩組兒童預防接種覆蓋率和兒童保健覆蓋率進行計算。另外,自制問卷調查表,針對家長對兒童定期保健、保健知識、預防接種知識的認知程度進行評估,各維度總分值為30分,分值越高,表示家長對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越高。

2.1觀察組兒童保健覆蓋率 預防接種覆蓋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1.

表1 兒童保健、預防接種覆蓋率比較(n,%)
2.2家長在定期保健 保健知識和預防接種知識認知程度的評分比較中,觀察組較對照組,對應分值明顯偏高,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2.

表2 兩組家長相關知識認知度評分比較分)
近幾年來,我國先后經歷了多次傳染病的襲擊,不少人因此喪失寶貴的生命。盡管有些傳染病已經得到控制,但人們身邊還是會存在隱患風險。尤其是一些兒童,作為祖國的花朵,孩子健康成長,是擁有將來的首要前提。為此,我國相關部門都會定期展開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工作,目的是為了增強兒童對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從而降低兒童致病的風險。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因有些家長的干預,導致兒童保健、預防接種覆蓋率不斷下降,成為兒童健康維護工作中的一大阻礙。針對這種情況,我國相關預防接種單位需加強對兒童家長的干預力度,從家長對這方面認知的強化、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讓家長充分了解到兒童保健預防接種開展的目的和意義,提高他們對這方面的重視,維護孩子的健康。除此之外,考慮到家長文化程度上存在的差異,需要對健康教育的方式進行不斷的轉變,確保能夠被家長所接受,對相關知識更好的理解與記憶,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兒童保健覆蓋率、預防接種覆蓋率、定期保健認知評分、保健知識評分和預防接種知識評分,各項指標顯著優于另一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由此可見,在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工作開展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與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