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中國電建山東電力建設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職工醫院,山東 濟南 250100
臨床治療中,亞臨床甲減屬于常見內分泌疾病,以皮膚干燥、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肌肉抽搐無力為主要表現[1]。而脂質代謝與甲狀腺功能狀態存在密切關聯系。現如今,甲狀腺激素是亞臨床甲減的主要治療途徑之一,具有良好治療效果。故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臨床甲減治療中,左旋甲狀腺素對病人血脂水平,及最終治療效果的影響作用。
1.1一般資料 亞臨床甲減病人(2019年5月-2020年5月來院就診者)隨機取54例,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展開研究,本研究已排除藥物不耐受者、心臟功能異常、家族性高血脂、肝腎功能減退者,納入的病人皆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實驗室確診為亞臨床甲減疾病。對照組:病程2至11年,平均(5.42±2.17)年,年齡35至78歲,平均(47.82±8.19)歲;研究組:病程2至12年,平均(5.39±2.15)年,年齡36至78歲,平均(47.86±8.24)歲,(P>0.05)。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控制感染、抗心力衰竭等常規對癥治療措施,并每天2次,每次1丸口服六味地黃丸輔助治療,觀察組則每天1次,每次服用20~60g左旋甲狀腺素( Merck KGaA,國藥準字J20160065)進行治療,依據患者實際病情發展狀況,可酌情調整藥物劑量。
1.3觀察指標 使用氧化酶測定法,詳細記錄病人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標的變化情況。評價療效:無效,癥狀加重或未改善;有效:病情有所恢復,癥狀得到改善;顯效:病情完全恢復,癥狀基本消失。

2.1血脂水平變化
觀察表1數據可得:兩組血脂水平在治療前差距不大,在治療后,研究組TG、LDL-C分別降至(4.08±0.27)mmol/L、(2.39±0.28)mmol/L,皆比對照組低,HDL-C升高至(1.54±0.29)mmol/L,比對照組高,P<0.05。

表1 對比血脂水平
2.2療效對比 觀察表2數據可得:對照組總有效率77.78%(21/27),其中有效占比48.15%(13/27),顯效占比29.63%(8/27),無效占比22.22%(6/27),與之相比,研究組96.30%(26/27)的總有效率明顯更高 ,P<0.05。

表2 療效對比 n(%)
對于亞臨床甲減疾病,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就會增加治療難度,使其發展為典型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后,不僅會使LDL受體表達水平明顯降低,減小其膽固醇攝取量,降低其清除率和降解效果,繼而升高LDL膽固醇水平,還會減弱脂蛋白酶活性,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對病人健康極為不利。對于此,李瓊,杜玲,呂蕓[2]等人研究結果顯示:左旋甲狀腺素治療后,兩組亞臨床甲減病人的TG 及 LDL-C 水平顯著降低,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分析表1、表2數據,研究組治療效果、血脂水平更優,其總有效率已達96.30%(26/27),TG、LDL-C分別降至(4.08±0.27)mmol/L、(2.39±0.28)mmol/L,皆比對照組低,P<0.05。討論其中原理:左旋甲狀腺素作為替代藥物,具有與生理激素功能相近,起效平穩,吸收效果較好的應用優勢,能夠對TSH 釋放起到特異性抑制效果,繼而有效改善甲狀腺激素對人體內脂質、糖類、蛋白質的代謝調節作用,切實避免血脂異常問題[3]。所以,在用藥后,研究組病人的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標皆有所改善,臨床治療效果也比對照組更加理想,對患者病情發展有著積極影響作用。
綜合分析,臨床甲減治療中,左旋甲狀腺素在改善病人血脂水平、治療效果方面具有顯著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