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偉波
淄博康明愛爾眼科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青少年近視患者臨床主要表現是視力疲勞、遠視力下降等臨床癥狀,臨床主要通過眼睛佩戴干預處理,必要時患者需要采用手術治療,以達到治療目的[1-2]。為有效探究視覺訓練對預防患者的近視效果情況,本研究主要對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診治80例調節不足青少年患者資料分析,報道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學倫理會批準,簽署知情相關同意書,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診治80例調節不足青少年患者資料,納入標準:確診為調節不足青少年,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心理疾病障礙者,資料不完整者;按隨機數表分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7-15歲,平均(10.19±2.39)歲;研究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7-16歲,平均(10.23±2.1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臨床常規檢查和對癥處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結合視力檢查情況進行合適矯正眼鏡佩戴;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視覺訓練干預,鏡片閱讀相關訓練,更換鏡片度數及位置依次訓練,左右眼依次遮蓋處理,鏡片數8個,其度數遞減,進行遠近的字母表開展,大字母表3cm,小字母表40cm,向著小字母表進行推進直到模糊,患者進行交替讀取,每次30min,每周兩次;當調節的靈敏度比較低,可以選擇雙面鏡相關訓練,翻轉結合患者情況,每天10min,一正一負翻轉訓練,訓練干預時間2個月。
1.3觀察指標 及評價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視力水平;以及兩組干預前后屈光度、調節參數指標:PRA(正相對調節)、AMP(調節幅度)水平;以及兩組滿意度情況[3]。

2.1兩組視力水平指標 干預后,研究組視力水平(0.73±0.13)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視力水平指標
2.2兩組屈光度及調節參數指標 干預后,研究組PRA、AMP等調節參數指標,均比對照組優(P<0.05),見表2。

表2 兩組屈光度及調節參數指標
青少年近視屬于常見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增多,且呈現低齡化。相關研究發現,青少年近視發病、發展和多因素具相關性,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4-5]。青少年近視已經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學習、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加強對青少年近視的有效預防及治療重視度[6]。本研究結果,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視力水平比對照組高;且研究組PRA、AMP等調節參數指標,均比對照組優,表明調節不足青少年近視應用視覺訓練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視力參數指標,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考慮原因分析是,相關研究發現,近視發病因素主要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對于青少年近視,通常為閱讀環境、用藥過度、姿勢不正確等造成調節不足的近視。其中,調節不足主要指的是環境因素造成機體睫狀肌的調節功能下降,調節緊張能力降低,造成眼球不可因不同遠近距離變化聚焦視網膜,從而視網膜形成模糊像。因青少年處在正視化的發展時期,其發生抵抗模糊而睫狀體調節,長期調節異常而造成眼內壓上升,視力上升。本研究組患者采用配鏡聯合視覺訓練干預,患者在佩戴眼鏡矯正視力基礎上,采用推進訓練及雙面鏡訓練干預,采用心理物理、光學視覺訓練干預,有效調節眼鏡聚集、控制、協調及信息的處理能力,改善視覺障礙,提高視覺系統調節及應用能力,從而有效改善視覺指標,臨床應用效果顯著[7]。另外,由于青少年階段眼球的可塑性比較強,通過給予患者視覺訓練干預,長期訓練能提高睫狀肌血液供應情況,提高睫狀肌速度、力量與幅度,降低患者遠視離焦現象發生,緩解其眼軸的增加,并且,視覺訓練通過大腦進行肌肉控制,提高閱讀有效率,改善其視覺行為,從而預防及降低近視發生。另外,還需要重視患者規律飲食,多食用清淡類食物,提高其身體素質,加快快速恢復。
綜上所述,調節不足青少年近視應用視覺訓練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視力指標參數,具一定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