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 王軍 周洪
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北京 102200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的一種病癥,結石患者極易出現梗阻、尿路感染等癥狀,嚴重鈣的會對局部組織造成損傷。體外沖擊波碎石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微創治療結石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可避免進行麻醉處理,手術舒適度較高[1]。研究指出,ESWL術后患者極易出現感染、腰痛、腰酸等癥狀。本研究采用ESWL聯合結石通膠囊對研究組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治療整體療效顯著,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的泌尿系統結石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兩組,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27~72(44.3±3.2歲);病程1~9(3.6±0.9年)。納入標準:均符合《外科學》以及最新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有關泌尿系結石的相關診斷標準[2];病理資料完整;患者身體一般情況良好;排除標準:患者患側存在嚴重的腎囊腫、腎積水;合并嚴重的造血系統、腎臟、肝臟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者妊娠期婦女。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進行,年齡、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進行。
1.2治療方法 手術前對兩組患者均需進行尿常規、血常規等一般檢查,視患者實際情況判斷患者是否需要進行抗尿路感染治療。兩組患者均采取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進行治療,患者取仰臥位,探頭探測到輸尿管及腎長軸后繼續向下方向進行探測直到出現聲影和強回聲。中下段的輸尿管取俯臥位,探頭探測到骼動脈,沿此方向探測為淺表結石,測定表皮到結石的距離,借助碎石機完成碎石,若患者結石過多,可進行二次碎石。碎石后需要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可適量做簡單的運動。
研究組聯合結石通膠囊(批準文號:Z20060024,由江西紅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治療,4粒/次,3次/d。定期對結石情況進行觀察,連續治療1個月后觀察結石的具體排出情況。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判斷標準:患者排尿困難、腰腹部疼痛等泌尿系統結石的典型癥狀完全消失,B超或X線片顯示結石完全消失,可判定為治愈;患者以上癥狀出現部分緩解,B超或X線片顯示結石出現縮小患者位置出現下移>3cm,可判定為有效;患者結石未排出,以上癥狀均為未出現改善,B超或X線片顯示結石未發生變化或者下移<3cm,可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3]。

2.1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8.3%(研究組)和86.7%(對照組),研究組整體療效較對照組更優(P<0.05)具體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例,%)
2.2疼痛消失及結石排盡時間對比 研究組疼痛消失及結石排盡時間均較對照組更短(P<0.05),具體見表2。

表2 疼痛消失及結石排盡時間對比
泌尿系結石在中醫學中屬于“石淋”這一范疇,中醫指出該病的病機主要是因為濕化煎熬成石、腎虛氣化失司,進而結石將尿道阻塞,氣滯不通,進而水道不行,出現腎盂積水,臨床表現大多出現腰腹部絞痛。目前有關該疾病的形成機制尚未有統一的定論,且沒有理想的預防方式,治療后復發率高。現階段治療泌尿系結石的常見方式有體外沖擊波碎石、藥物治療、腔內碎石以及開放取石四大方式。研究指出,開放性手術術后創傷極大,并發癥發生率高,因此該方式一般不作為首選治療方案。研究指出,碎石效果的好壞與結石的易碎程度以及術后的用藥方式有密切的聯系[4]。
我國中醫學相關文獻指出,泌尿系結石治療的原則是軟堅化石,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活血化淤。本研究選用的結石通膠囊主要由雞骨草、廣金錢草、茯苓、石葦、玉米須、車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等組成。藥理實驗結果指出,結石通膠囊的使用可有效提升排尿量,且抗炎效果良好。特別適用于腎盂內壁輸尿管內壁等因結石機械刺激而致的粘膜充血、水腫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8.3%(研究組)和86.7%(對照組),研究組整體療效較對照組更優(P<0.05);研究組疼痛消失及結石排盡時間均較對照組更短(P<0.05),提示聯合結石通膠囊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疼痛,促進結石排出。
綜上所述,體外沖擊波碎石聯合結石通膠囊口服用于泌尿系結石治療的整體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促進結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