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娜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5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也日漸增加。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糖尿病會損壞患者的血管、腎臟等多個身體組織,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與學習[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比較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該病主要由于氣滯血瘀、脈絡瘀阻引起,此次主要以11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分析銀杏葉制劑的臨床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依據隨機數組法分為對照組(n=55)與觀察組(n=55),統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組中有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齡處于46~78歲,平均年齡(59.25±4.67)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5.45±1.26)年。觀察組中有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齡處于47~79歲,平均年齡(59.04±4.62)歲;病程為5~13年,平均病程(5.48±1.2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基本數據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均采用常規治療,即定期檢測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指導患者服用胰島素等控制血糖,服用谷維素、維生素B1、B12,同時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讓患者在飲食、運動等方面能進行自我管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銀杏葉制劑治療,每天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30ml銀杏葉制劑+250ml生理鹽水),每天靜注一次。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15d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關注患者的血糖情況,記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此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其中足部感覺按照疼痛程度由高到低進行積分,分值分別為3、2、1、0分;128Hz音叉檢查患者的雙足踝震動覺,按照持續時間進行積分,分值分別為2分(持續<5s)、1分(持續5~10s)、0分(持續10s以上)。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所得數據,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等計數資料均用百分數表示,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等計量資料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檢驗方法分別選擇χ2法與t方法。P<0.05時,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顯著。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癥狀積分差異不明顯(P>0.05),經過為期15d的治療,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觀察組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下表。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比較
2.2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2.73%(40/55),其中顯效18例、有效22例、無效15例,占比分別為32.73%、40.00%、27.27%,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36%(53/55),其中顯效30例、有效23例、無效2例,,占比分別為54.55%、41.82%、3.64%,差異顯著(χ2=10.3947,P<0.05)。
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缺失存在聯系,且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需要長時間堅持治療,生活與工作受到一定影響。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是指排除其他原因之外糖尿病患者出現的周圍神經功能障礙,我國醫學認為,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主要由氣血兩虛、血行不暢引起。糖尿病患者本身血液黏稠度高,在治療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時,不僅需要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消除其顯現的臨床癥狀,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著重改善患者的微循環。銀杏葉制劑是從銀杏葉中提取出來的醫學制劑,其所含有的銀杏黃酮苷能有效擴張血管,修復、保護患者因疾病而變性的血管,提高血管的生理特性,促使血液維持暢通狀態,另一有效物質銀杏苦內酯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劑,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讓患者的血脂、膽固醇得到有效控制,最終改善患者的微循環[2-3]。此次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院治療的110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銀杏葉制劑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6.36%(53/55),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相比常規治療方式,銀杏葉制劑的應用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銀杏葉制劑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