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娟
摘要: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種植業依然是農民獲取經濟效益的重要產業,土地作為發展種植業的前提和基石,土地政策牽動了廣大農民的心,而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走出農村土地確權的困境,是當地政府需要解決的關鍵課題。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土地確權;困境;對策
1? 當前農村土地確權面臨的困境
1.1? 認知存在片面
當前,我國各級政府都要積極推動土地確權工作的全面開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問題,認知不統一、利益沖突、地區差異性,都為工作帶來一定阻礙,其具體體現在:第一,一些農戶的承包期限沒有到期,土地確權和承包期限出現沖突,導致農戶對土地確權態度不統一;第二,對土地私自交易行為不能進行準確而快速的判定,其中存在的大量實際問題和灰色地帶,相關部門需要妥善解決;第三,農戶對政策理解片面,對土地確權工作較為抵觸。
1.2? 確權登記不便
在開展確權工作中,需要結合原承包地和土地現狀開展實地調查登記,但是由于農村人口外流情況嚴重,留守老人大多去世,農民對具體詳情闡述不清,為各項調查登記工作的開展帶來不便,在調查走訪中不僅浪費大量的資金和時間,還為調查工作增加難度。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生產方式和生產資金涌入當地農村,農戶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出現了較大轉變,城鄉距離逐步拉近,土地用途也出現了較大變化,例如耕種用地私自改為基礎設施、旅游民俗、房屋以及養殖場等,耕種面積縮小,也為確權工作帶來難度[1]。
1.3? 工作推進緩慢
當前,農村人口的數量依然龐大,土地在常年流轉中產生了大量檔案資源,但是很多檔案年代久遠,在缺少數字化資源保存和錄入的基礎上,延誤了確權工作的推進。同時,在確權中沒有相關技術指導,確權條例法律較為模糊,工作人員容易與村民出現矛盾沖突,甚至誘發村民的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相關工作,甚至阻擾工作開展,在缺乏責任劃分、處罰措施考核機制下,工作難以取得良好效果。
2? 新形勢下農村土地確權的優化對策
2.1? 加大重視力度
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土地確權的重視力度,并且積極開展地區宣傳,促使廣大農戶轉變對土地確權的認知,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各項工作。首先,當地政府要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掌握農村土地資源的具體信息,加速構建系統的、全面的管理系統,真正實現信息化管理;其次,在構建法治社會理念下,依法治國是基本國策,同時也是土地確權的基礎和保障,明確土地所有權能夠鞏固農村經濟建設成果,當地政府要加速推進“三權”的落實,對行政區域界限進行精確劃分,避免產生各種矛盾和糾紛;最后,疏通政府與當地村民的溝通渠道,積極聽取廣大村民的建議和意見,對于村民不懂的政策要耐心講解,并且充分利用當地的廣播電臺、電視節目、新媒體以及網絡平臺加強土地確權宣傳,促使廣大村民認識到確權工作與個人利益的關系,進而積極配合政府落實各項工作[2]。
2.2? 落實頂層設計
首先,在確權調查登記方面,在秉承中央政府意見的基礎上,當地政府還要加速政策的制定和落實,例如開墾荒山后,耕地如何進行確權,需要明確指導方針,又例如在承包關系確定中,要堅持“所有權不變”的原則,對具體細節進行規范和闡述,嚴禁存在違法私自賣地的行為,如果發現需要給予嚴肅處理,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其次,在制定產權制度中,要根據當地農村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承包權、經營權以及所有權,保證各項制度的全面落實,妥善處理好三者關系。
2.3? 加強工作督導
土地確權關系到當地農村地區的團結穩定和經濟建設,針對確權工作推進緩慢的問題,當地政府要加強工作督導,確保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首先,制定科學的工作程序,在土地調查登記中,需要嚴格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做到層層把關、按部就班,對雙方存在的爭議和矛盾進行協調,在保證沒有爭議后下發土地使用證明;其次,督導部門要做好流程管控工作,嚴禁存在瞞報情況,保證下證速度和協調質量;最后,督導人員要深入到農村地區中開展調查工作,如果發現故意擾亂社會秩序、妨礙工作進展的村民給予處罰。
3? 結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做好土地確權工作可以維護地區團結穩定,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維護農戶的經濟利益,因此,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提升重視程度,采取科學的對策突破困境,保證工作的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 宋立本.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1(1):264-265.
[2] 馬祥娟.農村土地確權與流轉中的新動向及解決路徑[J].中國市場,2021(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