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昕 陸瑩 黃建軍


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水平日益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數字媒體與互聯網技術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農貿市場作為城市居民生活的窗口也受到其技術智慧化的重點關注。文章選用傳統農貿市場和部分已升級的“智慧”農貿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現狀,并對傳統農貿市場做出升級更新,打造“智慧”農貿市場的營銷方式,基于時代特征、思維方式與生產方式,利用科學技術創新技術,促進市場的運行,讓傳統農貿市場向著智慧化、智能化、便捷化發展,真正實現互聯網優勢為優化便民、惠民的居民公共空間與生活方式服務。
關鍵詞:城市社區;“智慧”農貿市場;互聯網;服務空間
0 引言
在信息應用技術日漸普及的時代背景下,貼合人們現代化的生活理念,眾多公共服務空間開始實施創新設計。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被列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部署戰略之一,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農貿市場作為一個城鄉居民生活的縮影,不一例外會受到影響。在互聯網技術作用之下,農貿市場呈現出既保留生活煙火氣的同時,又創造性使用與時代步伐相一致的“智慧化”設施。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快捷、便利、高效。相關科技探索“智慧”農貿市場管理和營銷系統的建設,全方位實現市場運營網絡化、信息化、公開化,及時掌握管理市場經營業態,優化市場內部布局,實現市場內部信息共享,采用電子化的結算方式,用現代移動支付方式來彌補傳統農貿市場結算弊端。“智慧”農貿市場運營系統運用集合溯源系統、公示系統、交易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信息平臺,促使“智慧”農貿市場在城市人口穩步提升現狀下的建設與發展逐步完善,進而使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得到保證[1]。
1 “智慧”農貿市場現狀問題
傳統農貿市場具有互相叫賣、討價還價和充滿生活煙火氣的優勢和特色,這是城市多樣性的體現。連云港市區建寧路農貿市場是海州區開辦時間比較長的一個農貿市場,在各種電商和新興產業的沖擊下,它逐漸失去了獨有的特色而日趨冷清,即便高峰期時消費者也明顯稀少,消費人群以老年人群居多。究其原因,人們形成對傳統農貿市場雜亂、喧鬧、衛生等臟亂差的場內環境刻板印象是一個原因,加之線上線下新興產業的沖擊,傳統農貿市場經營面臨著生存危機,對傳統農貿市場的轉型迫在眉睫,若只是單純對農貿市場的空間進行再更新,并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伴隨智慧城市創建的步伐,推動智慧農貿市場的升級轉型,基于互聯網的“智慧”農貿市場“互聯網+農貿市場”的運營模式成了每個城市傳統農貿市場轉型的關鍵一環[2]。
國外眾多歷史悠久面臨衰敗境況的農貿市場,也多是通過不同方式進行更新和維護,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國外“智慧”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更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城市更新對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二是原有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運用系統化的管理方式。更新后的市場精彩紛呈,運作良好,不僅不會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負擔,還能增加就業崗位,帶動周邊物業升值,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惠及各個階層。基于城市社區經濟收入和社會階層聚集居住,國外許多聞名的農貿市場規模都不大,雖然小但是整潔有序,非常注重管理,通過更新改造和良好運作,“智慧”農貿市場成為社會空間網絡的重要節點,以一種熱鬧和秩序感在城市中駐留,很多也已成為城市地標[3]。
目前智慧農貿市場運營模式在國內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已呈現出繁榮之勢,以上海三門路智慧農貿市場為例,經過升級改造后的上海三門路智慧農貿市場,運營環境寬敞明亮,通風條件良好,各門各類商品被擺放整齊,市場硬件條件也在朝著更加現代、新穎的方式發展。人流眾多的上海三門路農貿市場智慧亮點是在市場入口設置觸摸屏,消費者可以及時查閱信息(見圖1)。另外市場管理方的農貿管理智慧信息系統也實時在戶外廣告屏上顯示貨品廣告及市場指導價,商戶屏上顯示著攤位號、商戶信息、商品名稱、溯源地、檢測成效。為確保市民食物健康,農貿管理系統將農貿市場的管理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給消費市民帶來區別于傳統的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整個市場以“智慧”為應用點,通過50多個不同規格的終端實現了商戶菜價信息公示查詢、會員充值辦理,多媒體播放等功能。
對連云港市海州區建寧路農貿市場進行實地調研,一共收回128份調研,主要調研對象為農貿市場內的商戶、消費者和周邊居民。問卷內容主要了解人們對于“智慧”農貿市場的認知,在未體驗過智能化買菜環境的情況下,對新興設備設施是否能夠接受等情況進行調研。
調研結果如下:首先大部分商戶集中反映網購沖擊,希望能夠升級更新現有的營銷方式,貨源地、商戶、消費者多方入駐各大App,積極拓展線上業務,謀求出路。線上采購作為一種新的網上購物形式,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優質的商品。商戶希望農貿市場設計創建網上買菜平臺系統,能夠發布消息到智慧平臺,它也能夠讓消費者在移動端上隨時隨地購買商品,商戶接受到訂單后開始配貨派送,讓越來越多的人隨時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或移動設備查詢及線上買菜,足不出戶,農貿市場新鮮蔬菜直接送到家,既提高效率,又節約時間。其次消費者希望能夠將商品價格、農殘結果等相關信息對外公開,提高市場全方位的透明度。用相關智能設備進行檢測,入口放置顯示屏、攤位放置智能稱重與收銀系統,應用最新技術,提高農貿市場的管理水平、為消費者提供誠信可靠的購物環境,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實時檢查蔬果農殘程度,提供食品來源途徑。最后,老年消費者對智能設備設施的掌握情況有困難,經常遇到障礙。
新時代背景下,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如何給老年人提供既舒適又便捷的生活環境,也是“智慧”農貿市場需要考慮的關鍵點。“智慧”農貿市場必須考慮利用通用化設計向使用者傳達有效的信息,并快速掌握產品的使用方法。“智慧”農貿市場研究老年人的行為特征,老年群體對智能機器接受程度有限,農貿市場內相關智能顯示屏的字體大小設置合理,機器操作步驟可以配備相關工作人員幫助操作[4]。
2 “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的影響因素
時代進步帶來各種科技創新,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上升,出現更加貼合日常真實需求的設備設施,基于農貿市場的相關情況,市場上出現了互動觸摸查詢機(見圖2),使用人群進入農貿市場,可以通過前臺查詢機,來了解農貿市場的基本情況,包括市場運用的管理制度和運營模式。可在設備上發布近期舉辦的優惠活動,讓來來往往的消費者能夠快速了解市場內的最新資訊,通過活動來留住更多消費者,提高市場的人流量。配備農殘檢測室,將每天蔬果的檢測結果公示于大眾,給消費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商品,為每一戶商戶都配備智能電子秤,智慧電子秤集合觸摸、圖片展示、稱重、交易顯示、收銀、會員、移動支付等功能,通過智能設備的靈活應用提供更加符合新時代的購物方式。消費者只需要打開手機掃描小票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查詢到購買商品的詳細信息。這種查詢商品體系的建立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食用安全,也為市場監管提供食品安全數據支撐。
市場應適應消費人群,消費者對于農貿市場的運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市場購物越來越偏向現代化,市場內的環境、平面布局、裝修風格等,都會成為能否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在大數據時代,分門別類的數據成為市場運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市場交易流水信息、進出貨供應信息、商品價格趨勢分析等,都可以通過大數據后臺實現。通過平時市場交易行為習慣的記錄,建成消費身份畫像,更好地了解消費群體的行為習慣,農貿市場在給人們提供生活服務的同時,通過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消費體驗等來爭取市場,最大限度服務消費者,方便內部工作人員。
“智慧”化運營方式的確會帶來許多方便快捷的地方,但是,許多智能化的設備會存在許多操作不當的問題。農貿市場的業態分布、個體數量、商戶小個體個性化等都各有不同,市場管理方應該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適當調整,充分運用智慧農貿系統功能多樣、種類繁多的特點,滿足市場管理方的各種需求,推動當地“智慧”農貿市場的發展[5]。
3 結語
“智慧”農貿市場的建立能夠給消費者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讓商戶們有便捷的工作環境,食品溯源的透明化、公開化都為人們帶來安全、可靠的健康保障,管理部門的實施檢測下,能夠及時地監測、預防和處理。通過各方面的信息收集,能夠使農貿市場的運行模式基于大數據的分析,管理更加人性化,建立“互聯網+”的買菜通道,幫助商戶增加生意,便捷、高效、省心又省力。“智慧”農貿市場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讓市場成為一個全方位透明公開的消費環境,一個能夠讓消費者放心安心的購物場所。后疫情時代“智慧”農貿市場的無接觸配送、電子支付、農殘快檢設備等,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城市中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展示市容市貌的一扇窗戶。
[參考文獻]
[1]韋顏秋,李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邏輯與重構[J].城市發展研究,2019(6):108-113.
[2]羅仕鑒,胡一.服務設計驅動下的模式創新[J].包裝工程,2015(6):1-4.
[3]韓冰雪,何頌飛.基于社會創新背景的城市菜市場[J].關注思考,2018(12):11-13.
[4]張梓妍,徐曉林,明承瀚.智慧城市建設準備度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電子政務,2019(2):82-95.
[5]潘虹.“互聯網+”時代下城市菜市場空間布局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工業大學,2018.
(編輯?傅金睿)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wisdom” farmers market based on urban community
Lin Xiaoxin, Lu Ying, Huang Jianju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Lianyungang 222005,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digital media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re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s the window of urban residents?life, the farmers?market i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by its technical wisdom.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farmers?market and some upgraded?“wisdom”?farmers?markets a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traditional farmers?market is upgraded and updated to create a marketing mode of?“wisdom”?farmers?marke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mode of thinking and mode of prod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e used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make the traditional farmers?markets develop towards intelligence and convenience, and truly mak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optimize the public space and lifestyle of residents which provide convenience and benefit for people.
Key words:urban community;?“wisdom”?farmers?market; Internet; service space
作者簡介:林曉昕(1999— ),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互聯網數字技術與環境展示設計。
通信作者:黃建軍(1972— ),男,江蘇泰興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互聯網數字技術,創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