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嬌嬌 楊婧 王雨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小兒肺炎中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對緩解小兒負面心理和不適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肺炎患兒89例,護理模式分組,A組(優質護理干預)44例,B組(常規干預)45例,比較臨床不適感、負面心理表現、家長滿意度。結果:臨床不適感比較,A組不適癥狀可較快消除,B組較慢(P<0.05);負面心理表現比較,A組[54.55%(24/44)]輕于B組[84.44%(38/45)](P<0.05);滿意度比較,A組[93.18%(41/44)]高于B組[80.00%(36/45)](P<0.05)。結論:通過優質護理干預可快速消除患兒不適感,緩解患兒負面心理,促進家長滿意。
【關鍵詞】普兒科;小兒肺炎;優質護理干預;負面心理;臨床不適感;肺炎護理
相關調查顯示,小兒肺炎是引起嬰幼兒死亡的主要疾病類型,患兒以肺部感染為主要表現,臨床常見間歇性咳嗽癥狀,合并體溫升高、氣促,進行呼吸系統檢查,患兒肺部出現痰鳴、肺啰音,部分患兒合并嘔吐癥狀[1]。在小兒肺炎治療中,患兒因身體不適感依從性較差,出現緊張、哭鬧等負面心理表現,影響治療順利進行[2]。常規護理干預在患兒群體中實施效果不佳。優質護理干預針對目標干預對象設計策略性護理方案,全面提高護理質量,以此促進護理干預有效實施,執行要求嚴格[3]。本文從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普兒科收治的小兒肺炎病例中選取89例,說明優質護理干預方法,觀察應用該干預模式后患兒舒適度變化和心理變化,評價護理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89例肺炎患兒資料,根據護理模式分設兩組對照研究,A組44例(優質護理干預),男24例,女20例,年齡3.5歲~10.0歲,平均年齡(6.15±1.65)歲。B組45例(常規干預),男23例,女22例,年齡3.0歲~9.5歲,平均年齡(6.17±1.59)歲。兩組患兒資料差異較小,資料可予分析(P>0.05)。
納入標準:①小兒肺炎確診;②資料完整;③臟器功能正常;④持續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真菌感染;②全身感染;③腦癱;④免疫系統異常;⑤精神、智力障礙。
1.2 方法
B組行常規護理,進行家長宣教,與患兒溝通和安撫患兒,遵醫囑用藥等。
A組行優質護理干預:(1)護理人員培訓:學習患兒臨床特點,掌握小兒肺炎專業知識,了解肺炎患兒常見心理表現和引導干預方法。(2)患兒心理干預:患兒對陌生環境適用性差,疾病造成生理不適,通常具有不配合行為。借助玩具等道具與患兒構建信任關系,安撫患兒情緒。對低齡患兒采取撫觸等干預方法,對大齡患兒可進行溝通、鼓勵和播放動畫片等方法,促進其情緒穩定。在心理疏導中也應關注家長心理狀態,及時安撫家長,引導家長科學看護患兒并配合醫護人員。(3)癥狀護理:應嚴密監控病情,及時處理發熱癥狀,對呼吸受限的患兒及時清理呼吸道。規范用藥,預防用藥不良反應。(4)日常護理:提高院內環境舒適度,兒科病房采用溫馨設計,人性化控制光照和溫濕度。加強清潔消毒管理,預防交叉感染。保證患兒營養平衡,結合病情和年齡等設計治療期間活動方案。(5)家長宣教:強調小兒肺炎禁忌,說明家庭護理要點,指導病情觀察方法,預防肺炎復發,減少再入院次數。
1.3 觀察指標
臨床不適感:觀察咳嗽、咳痰、發熱和肺啰音持續時間。負面心理:分析患兒緊張、恐懼、拒絕、哭鬧等負面心理表現,統計發生率。滿意度:管理組設計問卷,用以調查患兒家長評價。(1)差:評分(0~65)分,家長不滿意;(2)中:(66~79)分,家長評價一般;(3)良:(80~90)分,家長比較滿意;(4)優:(91~100)分,家長非常滿意。滿意度=[(3)+(4)]÷(本組n)×100.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不適感
A組癥狀持續時間
本次研究中,優質護理干預執行后,A組不適感干預效果較好。癥狀監控數據表明,A組咳嗽、咳痰、發熱癥狀在3d左右即可消失,肺啰音持續4d左右消失。B組咳嗽、發熱控制耗時約4d,咳痰、肺啰音則須5d左右消失。不適感減弱或消除不僅緩解患兒痛苦,而且顯示疾病良性轉歸更迅速。
患兒年齡較小,通常無法借助心理狀態評估工具對其進行評價和心理干預,患兒通常也難以通過邏輯性語言主述內心負面體驗。在臨床干預中,應觀察患兒外在情緒表現分析心理狀態[7]。緊張、恐懼、拒絕是患兒常見負面心理表現,嚴重時會發生哭鬧等表現[8]。本研究顯示,A組55%左右患兒出現負面心理表現,B組發生率為84%左右,提示A組對患兒心理穩定性更具積極影響。
滿意度數據中,A組表示滿意度的家長超過93%,B組僅為80%。在A組中未發生差評投訴,B組中出現2例差評,占比為4.44%。分析調查結果,A組護理評價較好。
綜上,采用優質護理干預進行小兒肺炎臨床護理,對減輕肺炎患兒不適感有積極作用,可有效調節患兒心理狀態,緩解負面心理,促進患兒配合醫護干預活動,而且可改善家長評價,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姜靜,哈海霞.優質護理對小兒肺炎患兒體溫恢復、凝血狀態及并發癥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3):520-521.
[2] 蒙玉芬.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7):238-239.
[3] 雷延芳.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3):130,133.
[4] 閻晶晶.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5):721-722.
[5] 關春香.優質護理用于小兒肺炎患兒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2):142-144.
[6] 柏玲.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215-216.
[7] 王瑤.優質護理對小兒肺炎患者體溫恢復及并發癥發生率的療效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2):160-161.
[8] 卞鳳娥,胡軍.小兒肺炎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對提高護理有效性的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