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慎
【摘 要】目的:產后抑郁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療法的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產后抑郁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艾司西酞普蘭)和觀察組(艾司西酞普蘭+認知行為療法),比較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SF-36、IIP評分。結果:觀察組治療1周、3周、6周后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IIP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產后抑郁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療法可有效緩解抑郁癥狀,改善人際關系狀況的同時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產后抑郁;艾司西酞普蘭;認知行為療法;生活質量;人際關系
產后抑郁是抑郁癥的一種,其大多發生于產后一個月左右,可持續1個月~3個月,嚴重時會持續半年,其致病因素較多,主要有性激素變化、心理變化、角色變化等,其發病率較高,有研究顯示臨床中20%~50%的產婦會有產后抑郁的征象,其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下降、煩躁等,這會對產婦身心健康及發展造成嚴重影響,而部分抑郁嚴重的產婦還會有自殺、傷嬰的行為,嚴重影響家庭和諧所以臨床要加以重視。對于產后抑郁患者常應用藥物治療,常用的有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等,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單純用藥效果并不理想,為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非常關鍵[1]。本次研究主要觀察產后抑郁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療法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產后抑郁患者,均為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間接收,隨機分為兩組,各54例。對照組,年齡27歲~30歲,平均年齡(29.6±2.5)歲。觀察組,年齡27歲~30歲,平均年齡(29.4±2.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1)經檢查均符合產后抑郁的診斷標準[2];(2)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3)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對此研究中應用藥物有過敏反應的患者;(2)患有惡性腫瘤或癲癇疾病的患者;(3)有嚴重自殺傾向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艾司西酞普蘭:予以患者艾司西酞普蘭,口服,一天1次,一次10mg,連續治療6周。
1.2.2 觀察組 艾司西酞普蘭+認知行為療法:艾司西酞普蘭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認知行為療法:(1)醫護人員積極與患者交流促進兩者的關系,準確有效的評估其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制定出符合患者的治療方法。(2)可通過現實檢驗、問題處理等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另外耐心且詳細的向患者講解產后抑郁的基礎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進而消除其不良情緒。(3)指導患者進行認知行為訓練并加以鞏固,同時向其講解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及用藥禁忌等,強調更換藥物劑量及方法產生的危害,加強患者的重視有效提高其認知能力。(4)鼓勵患者將自身所學的技能應用于人際交往及生活中,有效改善其抑郁情緒。每周一次,一次時間為1h,連續治療6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1)采用HAMD量表評估患者的抑郁癥狀,該量表共有入睡困難、精神焦慮、體重減輕、軀體性焦慮等17項內容,分值0分~4分,其中<7分為正常;7分~17分可能有抑郁;17分~24分肯定有抑郁;≥24分嚴重抑郁,評分越高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2)應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主要包括精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等8項內容,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佳。(3)采用IIP量表評估患者的人際關系狀況,該量表共有64個項目,分值0分~4分,評分越高表明人際功能水平越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1周、3周、6周后觀察組HAMD評分較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SF-36、IIP評分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觀察組SF-36評分較高,且IIP評分較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產后抑郁在臨床中很常見,近些年生活水平及壓力明顯增加,促使產后抑郁患者數量明顯增長,其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有較多研究顯示產后抑郁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內分泌、心理變化、社會因素等,妊娠期女性的心理非常敏感且脆弱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產后抑郁,產婦會出現較多癥狀,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還會影響嬰兒的發育,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很關鍵[3,4]。
臨床中主要應用藥物治療,常用的艾司西酞普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抗抑郁藥物,該藥物是一種抑制劑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其為西酞普蘭的左旋異構體,對于5-羥色胺重攝取能力的抑制作用是小璇提西酞普蘭的2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另外有研究顯示該藥物可對5-羥色胺轉運體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同時也能抑制5-羥色胺再攝取進而發揮其治療作用,此外,艾司西酞普蘭對海馬細胞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強抗抑郁的效果。結合臨床患者的治療效果來看有效果但單純用藥效果不明顯,這反而會影響其依從性進而降低治療效果,所以聯合認知行為干預非常關鍵[5,6]。認知行為干預是一種心理療法,其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結構及認知,糾正其錯誤思維進而消除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會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結合其心理狀態制定出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向其講解疾病知識提高認知水平進而緩解不良情緒,另外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加強其重視程度,鼓勵患者將所學技能應用于人際交往中進而有效改善抑郁情緒[7]。龐虎[8]研究資料顯示產后抑郁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可改善其抑郁癥狀,其研究組HAMD評分(11.64±3.25)分低于常規組(16.43±3.37)分,與此研究結果一致。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1周、3周、6周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IIP評分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與單純應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相比,聯合認知行為療法在產后抑郁患者治療中不僅能緩解抑郁癥狀,還能改善其人際關系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曉軍.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治療產后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20(56):145-146.
[2] 祁青玲,王烈宏.帕羅西汀聯合西酞普蘭治療產后抑郁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20,12(2):58-61.
[3] 康云英.舍曲林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產后抑郁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20,47(19):84-86.
[4] 劉李潔,鐘巧詩,陳婉嫦.認知行為干預聯合心理健康保健對產后抑郁的治療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6):118-119,132.
[5] 李磊,劉陽,張巖.分析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產后抑郁癥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35-47.
[6] 張永濤.認知行為療法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對抑郁癥的治療效果探討[J].心理月刊,2019,14(21):16-17.
[7] 游梅,梁玲玲,樊愛.認知行為療法聯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產后抑郁障礙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1):68-72.
[8] 龐虎.認知行為療法結合艾司西酞普蘭用于產后抑郁病人治療臨床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7,4(3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