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福翠
【摘 要】目的:研究產婦鎮痛中分娩鎮痛配合自由體位護理的效果及對產程影響。方法:72例產婦均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間接收,隨機單盲法分組,對照組(36例)為常規護理,觀察組(36例)為分娩鎮痛聯合體位護理。對比效果。結果:觀察組鎮痛有效率與對照組對比更高,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更低,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娩鎮痛聯合自由體位護理能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減少風險事件的出現,使分娩經歷能夠順利和滿意。
【關鍵詞】產婦;分娩鎮痛;自由體位護理;產程
分娩是產婦的正常生理活動,在分娩過程中,痛苦非常強,對產婦的生理、心理等產生的影響非常顯著,對分娩的正常進展不利。目前,我國鎮痛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分娩的過程中,對產婦的鎮痛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產婦要求分娩鎮痛。分娩鎮痛的進行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降低生理應激反應的程度,對產婦有利[1]。硬膜外阻滯等方法常用,產婦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分娩。自由體位在產婦的鎮痛中,受到重視,正確的體位能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提升鎮痛效果[2]。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間接收的產婦72例為對象,隨機單盲法將產婦分組,每組36例。觀察組,年齡23歲~38歲,平均年齡(30.1±2.8)歲。對照組,年齡24歲~37歲,平均年齡(30.2±2.6)歲。兩組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護理 向產婦及家屬介紹分娩的相關情況,對產婦及家屬的需求做出分析,介紹分娩的過程等方面的內容,教會產婦正確的呼吸方法,講述疼痛出現的原因等方面的內容,及時解答相應的問題。
1.2.2 觀察組為分娩鎮痛聯合自由體位護理 分娩鎮痛:在分娩鎮痛中,對產婦及家屬開展宣教和指導,告知配合醫護人員的方法,提升配合麻醉師的工作。第一產程,藥物鎮痛:宮口開3厘米,產婦進入到分娩室,進行麻醉操作,護理人員建立靜脈通道,對其進行心電監護,觀察胎心的變化。根據產婦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麻醉置管成功后,靜脈輸注6ug舒芬太尼,使用鎮痛泵維持麻醉,每小時4ml,靜脈注射12ug舒芬太尼與30mg羅哌卡因,在注射的過程中,對產婦的主觀疼痛感受進行分析,對藥物的劑量進行合理的調整。自由體位護理:(1)第一產程,分娩鎮痛成功后,在助產士或導樂師的陪伴下,鼓勵孕婦在室內自由走動,已可以取孕婦認為舒適的體位,如坐位,蹲位、側臥位、盡量避免平臥位;充分利用導樂球、導樂車、分娩櫈等輔助工具;孕婦走動時保持站位的姿勢,利用重力的原理促進子宮頸擴張,有利于胎頭的下降,而走路時骨盆的輕微擺動,可促使胎兒在骨盆中轉動。宮縮間歇時,指導孕婦座靠在富有彈性的導樂球上,可以達到放松盆底肌肉,有利于宮口的擴張;隨著產程的進展,子宮收縮會越來越頻繁,產婦可能會感覺疲勞,需要在床上待產以保持體力,這時助產士可指導產婦采用她感覺最舒適或者最利于胎位正常的體位,如左側臥位,半臥位等,以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在臥位的過程中需要提醒和指導產婦改變體位,以促進全身舒適和放松。同時對孕婦產程進行嚴密觀察,有異常者及時處理。(2)第二產程,產婦采取的分娩體位有:膀胱截石位(仰臥位)、辛式左側位、半坐臥位、坐位及蹲位等數種體位,每種分娩體位都有其優點。(3)關注產婦的分娩體位變化: 使用膀胱截石位時產婦兩腿分開并抬高,雙足放在腳蹬上,在用力時,產婦可以握住產床兩側把手往后拉,作出劃船的動作,方便使用腹壓。該姿勢的優點有利于維持無菌操作,方便聽診胎心音及接生、施行會陰側切手術;然而采用該種姿勢分娩會造成產婦難堪、不好意思,同時可能會造成產婦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其臀部往上方曲奇,會造成陰道和會陰不緊張,可能會增加會陰側切的機率。助產士通常會將產婦的背部抬高30度~40度,采取半坐臥位來矯正以上的不足; 使用辛式左側臥位 ,其優點在于產婦覺得比較自然、舒適的姿勢,同時不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可促進會陰部的松弛,有助于產婦使用腹壓,減少會陰側切率;使用坐位分娩:產婦可坐在分娩椅上或分娩床上,其重力可以協助胎兒向下娩出;使用蹲位分娩,產婦必須有安全的扶手,產婦蹲著時必須有固定的支撐點,以保障安全,優點有助于胎兒先露部進入骨盆,重力可使胎兒下降,缺點是不便觀察會陰部的狀況及控制分娩過程。
1.3 觀察指標
依據Muleteer鎮痛評分量表對產婦的鎮痛效果進行分析,分數0分~4分,分數越低,產婦的疼痛感受越輕微,顯效鎮痛0分~1分,有效鎮痛1分~2分,無效鎮痛2分~4分,比較有效率[3]。在分娩的過程中,對產程時間進行記錄。比較兩組產婦出現不良事件情況,包括: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計算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鎮痛效果
觀察組鎮痛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產程時間
觀察組產程時間與對照組對比更短,存在統計意義(P<0.05),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