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站平
歌唱教學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表現能力重要途徑,是提高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在歌唱教學中,怎樣去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的真實情感,把握樂曲的情感基調,以及如何用歌聲抒發歌曲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作曲家達成高度共鳴,筆者通過多年的歌唱教學,摸索、總結出以下經驗:
一、找準歌曲情感基調——未成曲調先有情
音樂課的導入如果創設自然、巧妙,就能收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讓學生快速找準歌曲的情感基調。導入要注重情境教學,如導入的語言可以描述歌曲故事情節片段、介紹時代背景等,可以運用課本插圖引入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只要情景交融,就能激發學生情感基調,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之中。然后,運用欣賞的手法讓學生多次聆聽、輕聲模唱來感受歌曲的完整藝術形象,使接下來的歌曲演唱,能由心而發,表達真實的情感。筆者在教學《搖啊搖》時,由于剛接手三年級教學,筆者還不是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于是采用兩種互動方式,打開學生的情感之窗:一是和學生談談過年去外婆家的情景,說說自己的感受——外婆的愛是抒緩,溫柔,不急不躁的;二是引領學生回憶自己坐船、搖籃的經歷,說說自己的體驗——緩慢,輕柔,三拍子的搖擺感覺。就在這樣的情感氛圍中去聆聽歌曲和哼唱歌曲,學生迅速將搖船的感覺找到了,仿佛看到了外婆慈祥的臉龐和體驗到外婆濃濃的關愛,很好地把握住這首歌曲的情感基調。
二、抓住歌曲情感變化——一枝一葉總關情
確定了一首歌曲的情感基調,好像為歌曲演唱推開了一扇情感之窗。但僅有這點是不夠的,嫻熟地掌握歌唱技巧是準確抒發歌曲情感的保證。教者更應將歌曲的情感融匯于教學的每個細節中,注重感情層次的變化,將情感表現對應到旋律的起伏、節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音色的優劣、力度的強弱、變化的細節,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深入淺出地安排到每一遍演唱練習中,讓歌曲情感的線條在學生心理及其表現上不斷累積、延伸、拓展、壯大。
《趕圩歸來啊哩哩》是一首具有濃郁的西南地區民族風味的歌曲,生活在東莞鎮區的孩子們很難去體驗那種缺物少資、買賣不易的生活和場景。如果不對歌曲仔細分析,不去挖掘歌曲中的情感線條,學完這首歌曲,也很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筆者教學時,先處理幾個關鍵詞,“趕圩”——出示西南山區的圖片,讓學生懂得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和以物換物的交易方式等,理解趕圩對于當地群眾來講來之不易,就像過年一樣,心花怒放,所以會有“啊哩哩”;用圖片將“銀項鏈”“彝家女”展示,學生被端莊漂亮的彝家女及精美的銀飾所震撼,心中喜愛、興奮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學生唱到? ? ? ? ? ? ? ? ? ? ? ? ? ?時,總有一種莫名的新鮮感,雖然和最后一句? ? ? ? ? ? ? ? ? ? ? ? ? ? ? ?歌詞完全相同,但歌曲的情感卻有差異。我們不必讓學生理解這是個短暫的移調是民歌里常用的旋律手法,但可以引導學生將這兩句旋律線進行對比,發現前一句是音樂跳上高音再下行,將要迸發的情感先壓一壓,為的是將人們趕圩歸來的喜悅放在最后一句——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和最強音,情感得到全部的宣泄。
三、尊重學生情感差異——遠近高低各不同
當然,每個人對事物的感知、認知都存在差異,尤其是感知差異會更大。歌曲教學中,只要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即是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教者都應去尊重和加以引導,使他們在情感表達上體現“真”。《泥娃娃》是一首孩子們喜歡的歌曲,絕大多數孩子唱這首歌曲時,都會流露出高興、愉悅的表情。可筆者去年上這一課時,卻出現了個小插曲,有一個小男孩居然嗚嗚地哭了起來。筆者讓班級安靜下來,詢問緣由,他抽泣著說:“泥娃娃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肯定也沒有衣服穿,沒有飽飯吃,更不能像我們一樣坐在教室里上課,沒有同學和朋友,好可憐啊!”孩子的體驗是多么真切啊!這是他真的真情流露,是人性中最寶貴的價值所在,一定要尊重,要允許這種多角度多元的情感。筆者肯定了他的感受,順勢帶入第二段的學習:泥娃娃這么可憐,我們可以幫他做點什么呢?“我做他爸爸,我做他媽媽,永遠愛著他。”音樂教學中,每個孩子的生活背景會引起不同的情感檢驗,教者可深入地了解學孩子內心,把它進行升華。
四、推動歌曲情感升華——情到深處自然濃
學生對歌曲情感正確把握后,能引發自身的真實情感體驗,進而能將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表達出來,形成高潮,即是我們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歌唱中升華自己的情感,使體驗達到高潮呢?我們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激發歌唱欲望,或引導學生探索演唱形式,或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等,讓學生的演唱情緒不斷高漲。
《劃龍船》是一首安徽民歌,教材安排的是欣賞樂曲,但學生要求學唱,筆者就試著把這首樂曲當作演唱歌曲進行教學。一開始欣賞,學生就表現了對樂曲的喜愛和愉快的情感,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唱得津津有味。但由于學生缺乏生活體驗,對劃船過程的艱辛與快樂,以及劃到終點取勝時的心情體驗是不夠強烈的。筆者設計了模擬龍舟比賽,分四個小組,一組擊鼓、一組掌舵、一組劃船、一組演唱,場面非常激動壯觀,將整個課堂推向了一個高潮。這時,觀察學生臉上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筆者充分感受到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了高潮,整堂課的學習自然也推向了高潮。
在歌唱教學中,以歌曲最本真的情感為依托,充分挖掘歌曲中的情感素材,通過歌曲的聆聽、演唱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其中豐富的情感,并且尊重學生對歌曲體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差異,以利于學生都能與音樂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強烈共鳴,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為他們將來學習音樂、熱愛藝術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