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韓雪嬌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2012年秋季修訂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引導學生利用物理學科氣壓知識、數學學科定量計算知識、化學變化觀念去探究身邊物質的經典實驗。實驗者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涉及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五氧化二磷煙塵的環節,對空氣造成污染。如果讓學生分組進行該實驗,對教師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傷害極大。因此,筆者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既能實現實驗分組,又能讓學生體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門學科交叉融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現將該實驗的改進過程分享如下。
一、實驗改進
基于原實驗的不足和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思想,筆者對該實驗進行創新改進。
(一)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右圖)
(二)所需儀器與藥品
儀器:無線信號發射器和接收器(網上購買,價格低廉),帶鎢絲的陶瓷容器,橡膠塞,直徑為3cm、長度為25cm的均勻玻璃管,鐵架臺,燒杯,紅墨水,刻度尺。
藥品:紅磷、水。
二、實驗操作步驟
(一)準備裝置
1.向裝有水的燒杯中滴入5滴紅色墨水,用玻璃棒攪拌均勻(便于觀察液面變化)。
2.液封玻璃管下端管口。通過調節鐵架臺上的鐵夾,調節玻璃管伸入水中的長度,經測試,伸入水下3cm以上可以避免空氣受熱膨脹外溢。
3.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二)裝入藥品
將帶有點火頭的橡膠塞從玻璃管取下,向帶鎢絲的陶瓷容器中加入紅磷,然后塞緊橡膠塞。
(三)測量空氣柱長度
因為玻璃管是外形規則的儀器,上下直徑相同,所以可以用長度表示空氣體積,記錄數據為h1cm
(四)引燃紅磷并充分消耗氧氣
1.按下遙控器,點火頭上的電熱絲紅熱并引燃紅磷;
2.繼續按住遙控器按鈕,使電熱絲保持紅熱(為使紅磷在高溫下轉化為白磷,白磷的緩慢氧化能消耗更多的氧氣,使結果更加準確),待管壁出現少量黃色附著物(凝華的白磷)時,松開遙控器按鈕,停止加熱。
(五)觀察實驗現象
開始時,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片刻后,產生大量黃煙(白磷);玻璃管內的液面先迅速下降而后逐漸上升(倒吸明顯)。
(六)測量剩余氣體柱長度
待管內白煙和黃煙完全消失且玻璃管冷卻至室溫時,將玻璃管下移,使管內液面與燒杯中液面相平(保證恒壓測定),測量剩余氣體柱長度,記錄數據為 h2 cm 。
(七)數據處理
1.計算方法: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h1-h2) /h1×100%
2. 多次實驗均能得出氧氣含量20%左右的實驗結論。
(八)清洗實驗儀器
實驗過程中,生成的少量白磷附著在玻璃管壁,為防止發生自燃或火災,必須及時清除。將紙巾搓成長圓柱形,用玻璃棒將紙巾圓柱從玻璃管一端推入,從另一端取出,此時白磷脫離玻璃管壁,全部粘在紙巾上,最后將紙巾做燃燒處理。
三、實驗改進說明
(一)無線遙感技術實現容器內點火
經查閱文獻發現,大多數改進方法將紅磷改為白磷,利用熱水或放大鏡或電烙鐵引燃白磷。可是,隨著國家對易燃易爆物品的嚴格控制,購買白磷,難以實現。因此,筆者依舊用紅磷作為藥品,采用鎢絲發熱頭(發熱溫度600℃)點燃紅磷,同時引入無線遙感技術,既能將紅磷在容器內引燃,杜絕污染,又能向學生傳遞科技改變未來的理念,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二)測定方法彰顯科學性和數學運用
首先,改進后的實驗,將集氣瓶改為玻璃管,并用刻度尺測量氣柱長度,將原實驗中的“大約1/5”提升至準確測量和數據處理的層次,彰顯科學的嚴謹性和數學學科的重要性;其次,操作過程中,注重恒壓狀態下測量反應前后的氣柱長度,凸顯物理學科與數學學科知識在化學學科中的運用,使學生體驗多學科交叉融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裝置的簡易化體現工程創新思維
STEM理念倡導工程改造過程中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改造世界、實現與自然界的和諧共處、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1.裝置連接精簡
原實驗裝置連接復雜,涉及橡膠管與玻璃導管連接(兩次),燃燒匙與橡膠塞連接,橡膠塞與集氣瓶連接,較多的連接導致氣密性難以保證。而改進后的實驗,只有兩處連接,點火頭與橡膠塞和橡膠塞與玻璃管連接,既保證了氣密性,組裝起來也簡單。
2.裝置穩定性提升
原實驗用導管將集氣瓶和燒杯連接起來,導致空的集氣瓶穩定性較差,在實際操作時,有傾倒的情況出現。改進后的實驗引入鐵架臺固定主體反應容器,提升裝置穩定性,而且便于教師攜帶(上課前固定好后,拎起鐵架臺長柱即可)。
3.反應容器微型化
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用微型陶瓷容器代替銅制燃燒匙,節約藥品,減小污染。
4.實驗現象動態化
利用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實驗者可以觀察化學變化過程中容器能氣壓的變化,體現在當紅磷開始燃燒時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一段時間后,液面又上升。此過程有助于構建學生的化學變化觀念,增強實驗結果的說服力。
四、討論與反思
(一)改進過程中的新發現
經過數字手持技術(氧氣傳感器和數據收集軟件)的測定發現,足量紅磷燃燒后,容器內剩余氧氣的含量為8.85%,而足量的白磷燃燒后,容器內剩余氧氣的含量為1.34%;該實驗利用無線遙控技術可以有效控制發熱絲的發熱時間,讓紅磷燃燒的同時轉化為白磷,白磷會進一步消耗容器中的氧氣,使實現結果更加準確,同時也解決了購買白磷難的問題,最后的處理過程也能消除白磷的毒害。
(二)改進后實驗的實施效果
改進后的實驗多角度滲透 STEM 教育理念,有助于創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學習情景,提供給學生利用學科交叉融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學生在利用該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充滿好奇心,能夠積極的參與實驗活動,與原實驗進行對比討論。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感受了綜合運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實現創新的重要性,發展了學科整合能力。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