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SEA 生動語法課堂模式中的S是situation(情境),E是entirety(整體),A是activity(活動)。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構筑整體語境、情境,將語法內容貫穿于篇章中,讓學生感知情境和語意,同時學習語法知識。本文以上海牛津英語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第5單元Educational exchange現在完成時的語法課為例,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法教學中運用SEA生動課堂模式。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以“教育交流”為主題,語法項目是現在完成時的結構和用法?,F在完成時是初中階段比較難掌握的一個語法點,也是學生新接觸的語法知識。本課主要通過對主閱讀篇章的復習,在語境中引出現在完成時的用法,再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綜合運用語言知識。
二、學情分析及教學目標
本課例為異地教學,學生層次屬于中下水平,對單元話題有一定的學習和了解。對于學生來說語法課會有點枯燥無味,且本班平時的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傳統的語法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筆者在教學設計過程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特點,設置了一些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活動,例如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從語境和語篇中發現并總結出相關的語法規律。
三、教學過程及活動設計
筆者的引入沒有直接用含有現在完成時的句子進行呈現,而是通過設置一個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情境,以聽說考試中信息獲取的題型進行呈現。聽力文本的主要內容以模擬微信語音聊天的方式,詢問Eric作為交換生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一些情況,對話內容是根據本單元主篇章的閱讀進行改編的。
【設計意圖】在SEA生動語法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本環節屬于學習理解類活動設計的第一個活動,就是運用本單元的話題創設主題情境,而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還需完成信息獲取的練習,作為對聽力語篇理解的檢測。本環節的設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馬上進入主題情境當中。
接著筆者展示聽力文本,并告知學生本節課將學習現在完成時的語法項目。本環節設置4個任務,Task 1讓學生在聽力語篇中找到運用現在完成時的句子;Task 2讓學生把找到的句子按照句型進行分類;Task 3學生根據所找的不同句型,總結和歸納現在完成時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的基本形式;Task 4 學生能從動詞原形和動詞過去分詞的匹配任務中歸納過去分詞的組成形式,本環節的前3個學習任務都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完成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屬于依托語篇項目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活動。在發現規律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通過總結和歸納后,然后在小組內分享交流,最后教師引導并確認規則。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現在完成時的結構和用法時應放在語篇中去進行,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
掌握了現在完成時的結構和基本句式后,筆者設計了2個任務,Task 1 Eric通過寫信的方式向母親匯報他在中國生活和學習的情況,并讓學生用現在完成時的結構幫助Eric完成信的內容;Task 2通過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對比,讓學生體會現在完成時的用法。通過這兩個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的語法項目。
【設計意圖】本環節屬于SEA生動語法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類活動,通過設置Eric 交換生學習和生活的這一主題情境,如給母親寫信匯報學習和生活的情況、運用Eric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一些場景進行對比的語境,讓學生體會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不同用法,從而讓學生在應用實踐過程中去體會語法項目的表意功能。
《課程標準》提出學習英語語法要在“用”字上下功夫。因此語法教學用遵循在“語境中學習語法”,“學習語法是為了進行表達”的原則。學生在理解、應用實踐后,筆者設計了一個“寫”的活動,檢驗學生掌握本課語法項目的情況。
【設計意圖】最后寫作的活動還是在主題情境下進行——Eric交換生的活動結束后要做回國前的準備,學生需幫助他完成一份清單。通過整體語篇的輸出讓學生操練所學的語言知識,可以讓學生有更深刻的語言實踐體驗。
責任編輯? ?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