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超 石旦 馮凱
【摘要】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醫院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需要以更長效的機制保障和推動。人文關懷建設以人為本,在思想上、行動上凝聚人心,通過共同的價值觀、職業理念和規范的塑造,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效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向。
【關鍵詞】精神文明;人文關愛;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是醫院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動力之一,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課題也不斷呈現新的路向和態勢。如何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牢記新的文化使命,堅持與時俱進,使精神文明建設真正能夠助推發展、提升動力、拓展思路,是當前醫療行業面臨的新課題。
本文以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闡述醫院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把人文關懷建設放在文明創建工作的突出位置,通過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文明創建成果,把醫務人員共同價值觀、行為規范和人文理念的形成作為醫院運行管理的重點,在思想上、行動上和方法上力求突破,促使醫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1.文化建設 孕育醫者仁心
良好的人文素養是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必備品質,文化建設是拓展文明創建工作廣度和深度的重要環節。通過研究新形勢,順應新潮流,結合廣大員工的思想動態、心理特點,不斷豐富文化建設的新載體、新途徑、新辦法,關懷和滿足員工深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能有效提高文明創建工作的影響力和持續性。
1.1文化十年構建人文理念。醫院審視自身傳統,力塑醫院精神,打造一院人共同的價值觀。提煉醫院近百年的文化精髓,確立“厚仁、博術、精勤”的醫院精神,院訓、院歌、院徽等醫院文化基本元素,進入信箋、紙杯、雨傘等職工日常生活,歷代一院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精心設計的院史陳列館一一呈現。從一院的歷史和文化里自生自長出來的價值、信念和理想,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逐漸滲入每個員工的心里。與此同時,醫院開始長態化推進一項創新型工作——開辦文化講座,廣邀各路“大家”來院“開壇布道”,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百家講壇主講人姚淦銘等數十位國內外知名的文化界學者,講座內容廣泛涉及教育、文學、哲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十年,60場人文講座,2本講座匯編《潤物無聲》,1萬多人次聽講,以一種無聲的力量鑄就整個醫院的人文精神。
1.2志愿文化提升文明內涵。醫者之心,仁愛之心,醫院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公益型”醫院發展之路,積極開展扶貧幫困、送醫下鄉、義診咨詢、健康宣教等公益活動和援陜援疆乃至援非等醫療援助。醫院成立志愿者工作領導小組和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目前擁有注冊志愿者2000余名,緊緊圍繞行業發展、百姓健康、城市建設等重點積極開展送醫下鄉、敬老助幼、扶貧幫困、義診咨詢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醫院志愿者年平均工作量達6145人次·小時,志愿服務日趨常規化。醫院志愿服務品牌“‘常青藤’健康共筑行動”獲得首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和2016年度國家級“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優秀志愿團體”稱號。
2.職業關懷 強化專業素養
醫院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關鍵,是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如何增強醫院職工的專業素養,幫助員工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在個人職業發展上體會到人文關愛,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深度體現。
2.1不拘一格,人才輩出。醫院不斷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制定符合各學科發展實際的建設規劃、計劃,通過外引內培構筑人才高地,為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氛圍。全面建立嚴格的業務培訓和考核制度,堅持規范化執行。根據不同???、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特點,開展各類業務技能知識競賽、崗位練兵,如醫療質量品管圈競賽、蘇州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青年教師授課比賽、青年醫生讀片競賽、青年護士技能知識競賽、供應室技能操作比賽、護理雙語授課比賽、后勤安全知識競賽、臨床藥學案例分析競賽等,激發職工學習趕超的勁頭。
2.2干部培養,科學規范。醫院積極探索適合改革和發展新形式的干部培育機制,建立后備干部管理新模式,繼續實施后備干部培養計劃,以切實加強醫院干部隊伍建設,提高中層干部的競爭力與執行力,為深入實施人才興院戰略打下堅實基礎。制訂醫院中層后備干部管理辦法,實行動態管理和富有成效的激勵機制,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優秀干部及時發現培養出來、合理使用起來,真正建成一支政治上強、業務上專、管理上精,堪當發展重任的高素質中層后備干部隊伍,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充足的干部儲備。
3.建章立制 心系員工甘苦
文明創建工作重在制度管理,實現文明創建的科學化、高效化和制度化,是精神文明真正融入醫院改革發展各個領域的關鍵。醫院深入考察員工日常生活,通過建立、落實各項機制,保障職工個人權益,切實關愛職工生活,從細節入手,走心入情,增進職工歸屬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形成醫院發展的不竭動力。
制度建設是員工人文關懷建設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可靠保證。一年兩次的職工代表大會,保障員工實施民主監督管理的合法權益。醫院領導班子帶頭改進作風,走好群眾路線當好表率。通過領導信箱制度、院領導行政查房制度、院領導接待日制度,持續完善職工訴求表達機制,院長、書記信箱每周開箱,領導班子定期下臨床行政查房,院領導每月兩次專門接待來訪職工,通過定期垂詢,深入一線,保證基層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第一時間上達,第一時間解決。健全職工慰問管理辦法,積極做好職工慰問和困難幫扶工作,設立職工住院醫療互助基金,對患病職工住院醫療提供互助。成立醫院心理健康志愿者隊伍,組織職工參加“醫護人員心理健康咨詢調查”,建立健全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關懷機制。
只有激發全院人員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廣泛發動群眾,敞開懷抱,集思廣益,以更加科學的精神和務實的態度,使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才能建成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管理內涵,獨具特色的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體系,促進醫院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霞,石金樓.淺談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的著力點[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12).
2. 符曉婷,姜蓉,劉楨,季慶英.醫院文化助推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為例[J].黨政論壇,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