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通過深入比較系統地分析腎內科臨床護理者在治療中綜合運用各種優質化外科護理措施治療的實際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60名患者作為為對象進行臨床研究調查,將其隨機地進行劃分干預組和對照組。結果干預組患者的治療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腎病和內科病人如果采用一種優質的醫療護理和健康管理服務方式也就可以大幅度地有效增強腎內科病人的治療滿意度和提高護理師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腎內科護理;管理模式
腎內科疾病是臨床常見類型疾病,部份病情嚴重患者甚至發展為尿毒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由于腎臟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機能的主要器官之一,故發展至中晚期的腎內科疾病,如尿毒癥、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均已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腎內科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效果均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進行腎內科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如果其護理人員的工作出現問題,則有可能會嚴重影響腎內科患者的正常治療和效果,甚至會直接威脅到腎內科患者的身心和生命健康。護理管理服務作為醫院科室護理工作中重要的管理內容,如何做到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管理,提高科室的護理服務質量,為我們進行醫院護理服務工作所不可忽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腎內科收治的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年齡范圍為36~35歲,平均(55.25歲)。對照組年齡范圍37~76歲,平均(56歲)。差異沒有統計學事實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需要給予腎內科的患者普遍性健康護理,即:正常按時地進行查房,護士們也要及時地進行給予并對病人正確進行常規健康護理教育,配合一些專業的內科醫生及時地進行指導并對病人正確進行合理的藥物用藥,糾正一些病人的不良日常生活習慣,指導日常的身體鍛煉。
以醫療照顧組的患者中心為護理服務中心,干預組的患者中心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強化患者護理服務基礎,提高護理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態度,提升患者護理的服務專業性。每位住院病人和其他患者的健康處境都不一樣,護士在最初開始計劃進行個人醫療健康護理時一定首先要對每位病人的主要疾患心理狀態、家庭、生活習慣、個人健康風險管理觀念、性格特征等各個方面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點和溝通,獲取有關病人相關咨詢。患者對于腎病的治療看法非常片面,把病情想象化造成心理情緒不穩定,對自己的健康生活也因此喪失了一種信心,這時候護理人員需要給予這些病人正確的關于腎臟相關疾病治療知識的科學普及,緩解他們焦躁的心理情緒,促使這些病人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1.4統計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度比較
2.2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臨床患者各項臨床護理醫療服務質量各項指標結果進行了定量對比,干預組臨床患者各項臨床護理醫療服務質量各項指標綜合評分結果平均值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差異具臨床統計學事實意義(p<0.05)。
3、討論
腎內科的疾病患者因為自身病情復雜,患者和其他病患家屬的身體情況容易緊張,若是住院醫護人員的醫療服務維護管理工作總是落實得不夠透徹到位,容易對其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何加強患者腎內科的服務護理工作是很非常有必要的。通過研究得出,干預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干預組的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也較對照組高,所以確定優質護理在臨床上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優質護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護理方式,在保證其科學性和全面性護理模式的同時,更提高患者自身護理滿意度,這樣不僅使醫患關系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通過正規、科學、嚴謹的護理服務模式,以及醫護工作這合理的心理輔導、相關腎病知識的普及、不良生活方式的糾正等,使患者重建對生活的信心,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起到較好的治療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妍.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1):173-175.
[2]徐友麗.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9):4271-4272.
[3]黃海燕,傅月美.優質護理管理在腎內科中應用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8):152-153.
[4]姜雅波.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6):76-77.
[5]肖玉玲.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6):254+283.
作者簡介:王馨(1993.02—),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人,漢族,大學碩士學歷,公共衛生流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