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慧
赤峰松山醫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5
本文就我院112例甲狀腺疾病手術患者為例,評價個性化護理方案與干預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甲狀腺疾病患者,經影像學、實驗室等檢查確診,時間選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總計112例。納入標準:(1)甲狀腺疾病患者、家屬簽署手術方案知情同意書;(2)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患者;(2)傳染疾病患者。采取隨機法分組,2組甲狀腺手術患者例數相同。對照組(n=56):男20例,女36例;年齡20~66歲,平均(46.50±6.50)歲。干預組(n=56):男23例,女33例;年齡22~64歲,平均(46.80±5.80)歲。2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資料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甲狀腺手術患者生命體征監測、手術注意事項告知、手術醫療物品以及患者皮膚準備、飲食指導等圍術期常規護理工作。
干預組——以上基礎上配合個體化護理干預。(1)術前心理干預。通過與甲狀腺疾病患者溝通評估其心理狀態,進行積極心理疏導,平穩患者手術心態,拉近護患關系、建立患者信任感,提高患者手術配合度。(2)術中護理。術中責任護士盡可能陪伴在旁,談論輕松的話題,并以眼神、語言、肢體語言進行鼓勵,也可以視情況播放舒緩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另外,為保證患者舒適度,將患者擺放至合適體位進行手術,準備毛毯蓋在身上避免患者術中寒戰等問題,以提高患者術中安全性。(3)術后護理。根據甲狀腺疾病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制定飲食方案,側重半流質飲食減少患者吞咽疼痛感。術后主訴疼痛患者,依據其興趣與疼痛程度選擇疼痛干預措施,輕度疼痛者鼓勵參與社交活動緩解術后疼痛,中重度術后疼痛者以放松訓練、用藥等方法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引導頸部功能訓練,出院前日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點。
1.3觀察指標 記錄甲狀腺疾病患者手術時間、術后疼痛、并發癥、住院時間、負性情緒與生活質量評分,自制112份護理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
1.4觀察指標評分標準 疼痛以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量表VAS評估,負性情緒以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量表GQOL-74評估[1]。

2.1計數指標分析 甲狀腺疾病患者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1。經統計學計算,P均<0.05。

表1 甲狀腺患者組間計數觀察指標分析(n,%)
2.2計量指標分析 2組甲狀腺疾病患者手術時間等計量指標情況見表2。經統計學計算,P均<0.05。

表2 甲狀腺疾病患者組間計量指標對比
甲狀腺手術難度較大,甲狀腺處于喉結下方2公分,吞咽動作期間甲狀腺
隨之上下浮動,自身劇烈的咳嗽以及多次的吞咽動作,均可導致術后出血、壓迫喉管后的壓迫性窒息問題。手術治療中由于甲狀腺生長部分存在較多的血管、神經,易出現各類并發癥,并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與情緒狀況[5]。個性化護理措施指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干預措施,在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方面具有優勢。孟憲玲,劉榮研究指出,個性化護理能提高甲狀腺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滿意度,護理效果顯著[2]。本文結果與楊少蓉研究結果有一致性,對照組患者滿意度81.4%低于試驗組的滿意度97.1%,抑郁、焦慮評分均高于試驗組,P<0.05[3]。
綜上所述,基于甲狀腺疾病手術損傷,為了提高患者安全性、穩定手術情緒、加速術后康復,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其中,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