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大興區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基。
2021年,全國兩會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十四五”藍圖徐徐鋪開。學校率先在區域內成立“青年教師成長學院”,為教師提供學術化學習路徑、科研化研修土壤、專業化成長平臺、多元化發展機遇,旨在讓教師實現適應新時代下基于個體、依靠團隊、出彩成長的職業規劃新樣態。
1.提升理論高度,激發學習力
理論水平的提升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2020年暑期啟動“閱讀,‘悅成長”活動,“學院”為教師精選理論、實踐、科研、情懷類書目12本,并圍繞讀書活動,開展閱讀分享、好書推薦、讀書論壇。今年,“學院”啟動同讀活動,古今中外教育大家之作,成為老師們的案頭書。在與大師的思想交融、理論思考和實踐反思中,教師職業夢想在字里行間找到歸宿,尋到方向。
2.直面教改現場,增強行動力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落實核心素養的重點在課堂,而教師專業成長與課堂質量密切相關。我們持續開展“589智慧課堂模式”探索,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緊抓5個教師關鍵因素和8個學生主體效能,在9個環節上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通過主題論壇、專題教研等一系列的校本研訓,讓教師沉入課堂,探索、實踐、改進、深化。此外,我們持續深入開展每學期一次的學科節活動。學科節上,全員參與、全員上課是標配;教研組集體備課、反復磨課、專家指導、反思提升是必備。
3.洞悉教育本質,引領研究力
青年教師成長離不開科研引領,離不開思想沉淀。2015年,學校啟動科研項目“群翔雁陣”。目前,學院在研的國家、市、區、校四級課題13項,涵蓋所有學科和全部教師。學校實現了基于問題開展研究,基于研究解決問題的科研良性循環。教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雙向提高,形成了人人有課題、人人參與研究的雁陣群翔科研場。
4.涵養職業情懷,提升修養力
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真,堅守教育初心,本色守正,方可特色鮮明,生命出彩,這是“原色教育”辦學思想核心。
“原色教育”的辦學思想要求教師提升自身修養力。對于年輕教師群體,學校具有針對個體成長的“4+2教學材料”管理制度;通過不同形式的課賽、論壇、比武,給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平臺;大力推進備課組、教研組建設,開展捆綁式評價,激發教師團隊精神、創造精神,讓個體和團隊一起成長。面向老教師,學校啟動“南校區先生”選樹活動,讓更多的老教師,在情懷與責任中找到職業中大寫的“我”。以“先生”之風治學、育人,以“先生”之實勵志、修身,以“先生”之行示范、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