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對課堂提問做好充足的設計與準備工作,同時,對所提出的問題一定做好充分的拓展與延伸。小學高年級正處在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充分融合學生的好奇心理,增加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樣才能為小學生未來的英語之路做好一定的鋪墊。因此,本文主要就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具體內涵、重要性及所在問題進行逐一分析,通過分析給出提升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提問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重要性;策略
【作者簡介】楊茜,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瑞金路小學。
一、有效提問的具體內涵
有關有效提問,當前還沒有較為明確的定義,因此就需從有效教學作為切入點,來讓廣大教師真正了解什么是有效提問。有效教學是指教師應通過時間、精力、物力的有效優化,來讓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最大化,讓他們無論從學習效果、學習效率、還是學習效益方面都能獲得顯著提升。西方相關學者表示:若提問好就代表教得好。課堂中的重要環節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提問,而有效提問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時,有效提問的內涵還應與教學大綱信息相關。但有效提問又具備獨立性與特殊性,因此,有效提問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提問必須時刻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并進行有關聯的提問;其次,提問的形式與類型必須具備一定的靈動性;再次,提問內容必須在學生認知范圍內,并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最后,提問必須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教師能夠產生有效的互動。
二、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重要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技巧,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使用的手段之一。學生的學習效率離不開教師課堂上的有效提問,一名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針對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而言,怎樣的問題能夠最大限度地寫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問題準備。同時,課堂提問的過程也是教師對學生學所學知識點的掌握過程,通過提問來歸納與總結問題的難點與重點,這樣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英語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與總結,歸納出高質量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既能滿足當代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儲備,同時也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課堂有效提問對于提高英語課堂整體學習效率有著至關重要作用。
三、教師在英語課堂提問中出現的問題
1.提問內容不夠充分。高質量的提問是需要充分準備的,當前實際課堂當中,很多教師在提問環節的準備工作都缺少充分的準備工作,大部分課堂問題都特別隨意,同時很多時候老師給出的問題會相對片面缺乏思考性,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拓展與延伸。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充沛學生在英語課堂的知識量是當前英語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2.問題廣泛且缺乏價值性。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一些問題非常廣泛,缺乏一定的明確性,很多問題已經超出了5年級學生的理解范圍,學生由于缺乏對問題的理解性,進而造成她們回答問題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很多教師會通“why”這個詞語來讓學生集中精力對問題進行思考,因此“why”也成了大部分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頻率較高的詞語,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于課堂提問方式還是略顯單一。再有就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沒有對問題進行有效延伸,最終造成問題缺乏應有的價值性。還有很時候教師為了不浪費時間,所以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會把更多的側重點放在已有答案的問題上,對于這些已經明確答案的問題學生在回答時會不假思索地答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邏輯思維與思考能力的發展。
3.提問缺少明確的方向。很多時候,在備課前教師不能夠對要講解的材料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致使學生與教材之間缺乏一定的關聯性。相關研究表明,當小學生在課堂中遇到陌生的事物時,平均每個學生會產生5個不同疑問。也就是說當教師在課堂中引入一個新的問題時,必須對問題做到足夠延伸、以確保作為五年級小學生的求知需求。但就目前小學五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提問而言,教師對課堂提問顯得比較隨意,這樣就會造成一部分問題脫離重點學習內容,對學生而言沒有任何幫助與意義。
四、提升小學五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具體策略
1.充分準備提問內容。高質量的問題是需要教師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的,當前,很多教師喜歡在課堂上隨意地對學生提出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是教師臨場發揮、未經任何準備而提出的,所以對于五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許多問題都欠缺一定的邏輯關系,并且問題也沒有相應的情境作為背景,甚至許多問題已經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學生很難通過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來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前一定要抽出更多時間,去準備與規劃課堂中所要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與認知,因此,教師在準備問題時,一定要把側重點放在對教學大綱內容的延伸當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提問來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知識,讓他們的知識面能夠得到一定的延伸與拓展。比如我們在講解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延伸法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這樣提問: “boys and girls, by what means do you get to school?”“同學們你們通過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達學校?”這時學生就會回答出各種交通工具例如:“School Bus”“校車”“Bicycle”“自行車”“bus”“公交車”“car”“小汽車”等交通工具,通過激烈的回答,同學們也了解了更多關于交通工具的單詞。這時,教師在根據充分準備的提問內容再對學生進行提問:“Colors of vehicles?”“交通工具的顏色?”這時同學們就會急速搜索與自己乘坐交通工具顏色相關的詞語,這樣也就加深了他們對顏色這一類詞語掌握程度。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能夠與教學大綱緊密貼合,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提問效率,同時學生在與教師充分互動的教學模式下,也能充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感,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對英語這門課程的熱愛。
2.強化提問的目的性與實效性。在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通過問題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問題是引導與提升學生思維與想象的必要基礎,學生英語交際活動離不開教室在課堂中的有效提問。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必須隨著課堂種類的不同而進行隨時的調整,教師用通過不同方式來提升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通過提問讓學生對自身語言實踐能力與課堂回答能力有一定的認知,這樣教師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針對這種不足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許多教師提出的問題只會讓學生回答yes或no,這兩種回答對學生拓展知識面起不到任何實用性的作用。教師的問題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讓學生能夠輕易地對問題進行有效解答。同時對于小學五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詞匯量有限,因此教師在提問中一定注意自己的匯詞,讓學生能夠明確問題的意義。與此同時,教師在設定問題時必須結合五年級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例如在講解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1“Cinderella”一課時,教師就可這樣提問:What time do you get up?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o to bed?“同學們,你們平時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這時學生就會積極的回答:“I usually get up on time at 7:00 every morning”“I usually get up on time at 7:30every morning”或“I usually go to bed on time at 8:00 every night”,“我每天早上7點鐘準時起床,我每天晚上8點鐘會準時睡覺。”這樣的提問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于時間類單詞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還能對學生的生活規律加以引導,提醒學生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有效提問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必須有效避免學生回答只會回答“yes”或“no”的現象,并通過有效提問來加深學生對于時間有關詞語的掌握。
3.加強對問題的掌控能力。作為小學五年級的英語教師而言,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具備對問題的掌控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師應有效掌控問題的切入點,在對教學大綱作出延伸的同時還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范圍。在實際課堂中,教師應通過多種問題策略進行比對,最終選擇出一個高質量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在這一環節中需要教師對問題進行簡要闡明,在闡述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語速;充分引導學生對發散性思維進行延伸,并展開有效討論。總而言之,教師在提問過程當中不僅要有效融入引用型的數量問題,還要把更多的側重點放在與學生有關聯性的問題上。同時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互動也是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更多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平臺,通過互動的方式作為問題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利用排序法與點名法對學生進行提問,排序法的知識點相對簡單,它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度。而點名法就需要教師明確問題的方向,這種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解答與探索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譯林版6年級下冊“Good habits”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這樣提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你們家家庭成員一共有幾個人?”這樣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回答:“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我們家一共有3個家庭成員,我們家一共有5個家庭成員”這樣的提問會讓學生對數字方面的單詞有極高的認知,接下來教師就可通過關聯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Who are your family members ?”“What are their main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mily?”,“他們都是誰?他們都負責家庭中的什么工作?”這樣學生就會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這些代名詞有效掌握,同時通過自己或其他同學的回答,也加深了他們對于一些關于工作方面詞語的印象,這樣的提問方式在激發學生對關聯詞語想象的同時,還能提升他們對應于這門課程的熱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中屬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他們會對新鮮的問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所以對于小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教師在設定相應的教學問題時,應充分結合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讓提問過程能夠得到充分地延伸,對于學生的回答結果無論滿意都要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在此基礎上來引導學生的思路。同時教師在課前還有充分準備提問內容、強化提問的目的性與時效性、并加強對問題的掌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當代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參考文獻:
[1]歐陽芳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研究[J].才智,2019, 08:64.
[2]李東萍.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 0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