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phonics教學模式,分析了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研究了phonics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重視不夠、教學思路不清楚、形式單一、發音不到位、拼寫不正確等問題,并圍繞26個字母教學、元音字母及字母組合發音的教學、合理拓展教學內容、運用思維導圖等方面,就phonics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模式;發音教學;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周燕芬(1985-),女,江蘇常州人,江蘇省常州市經開區芙蓉小學,級部主任,中小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繪本閱讀。
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學難度較大,很容易出現學生興趣不足、“啞巴英語”、拼寫錯誤等問題,實際教學效果較差。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較多,其中固守傳統教學模式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在教學中合理運用phonics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掌握自然拼讀的方法和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簡單、輕松地學習、記憶單詞,掌握單詞拼寫技巧,理解發音規律,實現單詞的大量積累,進而為聽力、口語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phonics教學模式及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 phonics教學模式。phonics教學法也被稱為自然拼讀法,其來源于英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是適合這些國家兒童的學習方法。phonics教學法和傳統的國際音標方法相比,針對兒童特點進行了適當調整,形成了更加適合兒童學習英語語音注音系統,有助于兒童發展和提升英語識字能力,這對于兒童日后學好英語而言無疑是打好基礎的部分。phonics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引導兒童理解和掌握英文字母和英語發音間的對應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兒童進行英文拼寫、英文發音和英文閱讀,全面培養兒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2. phonics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對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最大的難點在于單詞的理解、記憶和拼讀。小學生自小生長在漢語環境中,對英語的了解極少。而單詞作為英語的基礎,是每位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必須牢牢掌握的基礎。只有單詞積累達到了一定水平,學生才能順利開展后續的英語學習。然而單詞的學習、理解、記憶和拼讀,對不少小學生而言都是死記硬背,在沒有掌握科學方法、缺乏生活積累的情況下,死記硬背的效果往往較差,這導致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就遭遇了巨大障礙,自然會嚴重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也會對后續的英語學習造成不小影響。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phonics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善小學生英語單詞學習情況,也能支持后續英語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實際上超過85%的英語單詞都可以根據字母、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律進行拼寫,這意味著小學生只要掌握了讀音規律,就能以相較于死記硬背更為簡單、輕松的方式進行單詞學習和記憶,深化單詞拼讀和單詞意思的聯系,提高單詞學習水平,進而快速增加單詞積累量,為后續的閱讀、寫作、聽說等提供支持。而phonics教學模式正是一種兼具發音、拼寫和閱讀教學的功能英語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每個字母的發音,從而更加輕松地進行單詞拼讀和記憶,也能為文本閱讀、聽說練習打牢根基??梢哉fphonics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高效學習,而非一味地進行死記硬背。
二、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重視不足。phonics教學方法雖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具有諸多的積極意義,能夠有效改善教學現狀,幫助學生簡單、輕松、高效地進行英語學習。然而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對phonics的了解不夠,沒有充分意識到在英語教學中應用phonics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自然不會加以重視。尤其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下,phonics教學方法很容易淪為可有可無的英語小游戲,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2.教學思路不清楚。部分教師在運用phonics教學方法時,沒有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缺乏合理設計與規劃,既沒有加強對自然拼寫方法的系統化構建,也沒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這導致phonics教學過程很容易陷入一片混亂,往往是基于教材較為隨意地指導學生進行自然拼讀,難以幫助學生系統化地掌握拼讀方法和要點。
3.形式單一。教師在運用phonics教學方法時,通常是采取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對相應發音進行教學的方式,形式較為單一。長期、持續地對各個字母的發音進行教學,會導致教學過程變得較為枯燥和乏味,而小學生天性活潑,對枯燥的事物缺乏足夠興趣和耐心,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開小差,嚴重影響實際教學效果。而且過于單一的教學形式不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難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最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也不利于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激發和培養。
4.發音不到位。口語能力是小學生英語學習需要發展的基礎能力,是杜絕“啞巴英語”的關鍵。運用phonics教學法能夠兼顧單詞的拼寫與拼讀,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發音,理解單詞朗讀和句子朗讀的發音。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的發音并不到位,容易將letter sound與letter name搞混淆,甚至會將英語字母發音和語文音標搞混淆,導致學生的口語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會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造成永久性的負面影響。
5.拼寫不正確。如前所述,大部分英語單詞都具有規律性,基于phonics方法可以準確地進行拼讀或拼寫。教師在運用phonics教學方法時,基礎目標就在于引導學生掌握26個字母以及5個元音字母的發音,進而對有規律的單詞進行自主拼寫。但是部分學生在進行單詞拼寫時很容易出錯,可能會出現將b與d混淆,將e寫成a或i等情況。
三、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優化26個字母的基礎教學。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是字母的兩個基礎屬性。其中letter name即唱字母歌或者讀字母時的發音,而letter sound則是一個字母在單詞中常見的發音,比如apple中的“a”,在單詞中經常發/ae/的音;cat中的字母“c”在單詞中經常發/k/的音。對小學生而言,最基礎的字母學習不僅僅要掌握26個字母的letter name,還需要掌握相應的letter sound,這樣學生在遇到單詞時才能準確地理解不同字母在其中的讀音,進而實現正確拼讀。教師需要在小學生剛進行英語學習時,便加強26個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教學。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記住字母的基礎上,將字母變成識別單詞語音的信號,進而將單詞和相應的語音對應起來。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在聽到單詞的發音就基本判斷出單詞的拼寫,并能在看到單詞拼寫的情況下讀出對應的發音,有效實現自然拼讀。為了讓字母的基礎教學變得更為趣味化,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可嘗試以游戲化的形式展開教學,并且將字母教學滲透到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間掌握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Hello”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以教材為基礎,帶領學生學習教材中出現的各種單詞的字母如morning、hi、hello、class等,引導學生分別對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直接利用教室中的各種物品,或者使用多媒體圖片展示不同的物品,帶領學生學習包括table、chair、bed等簡單的單詞,并對這些單詞中包含的字母進行分析,進一步研究和鞏固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
2.元音字母及字母組合發音的教學。英語中有48個音素,可以簡單劃分為元音和輔音兩種。在掌握26個字母的letter sound基礎之上,學生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元音字母及字母組合發音的方法,從而系統化地掌握48音素。而音素作為基于語音自然屬性劃分出的最小語音單位,可以說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基礎,對學生拼讀單詞、口語能力等的發展均有著積極意義。而且在充分掌握音素的情況下,教師不僅能夠更加有效地在教學中杜絕“啞巴英語”現象,更能引導學生掌握正確讀音,促使學生進行標準發音。教師系統化地將音素劃分為單元音、雙元音、清輔音、濁輔音以及輔音連綴五部分,帶領學生理解和掌握每部分的音素,并采取“見詞能讀”“聽音能寫”“閱讀”的階段性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元音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其中“見詞能讀”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新單詞時,鼓勵學生自行給單詞進行標音和拼讀,讓單詞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拼讀水平,培養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而“聽音能寫”階段則是先引導學生對簡單的輔音字母等進行填寫,以完形填空的方式進行單詞拼寫,然后再引導學生在聽到單詞的讀音后自行拼寫出相應的單詞,由易到難地培養學生拼寫能力。而“閱讀”階段則要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發音、拼讀方法,自行閱讀英語文本,加強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My friends”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對教材中出現的單詞進行閱讀,如goodbye、class、miss、she、friend、he、too等,讓學生結合教材圖文內容在朗讀單詞的過程中記憶單詞拼寫方法以及意思。而在次之后,教師再在黑板上寫下部分單詞,并留出相應的空格,通過朗讀單詞的方式讓學生將空格部分補全。再然后,教師讓學生關上書本,進行聽寫練習,自己一邊朗讀英語單詞,學生則在本子上默寫出相應的單詞。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跟隨教材內容進行閱讀,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錯誤發音進行糾正。
3.合理拓展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拓展,不僅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興趣,也能以學生更易理解的內容鞏固自然拼讀法,培養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盡量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內容拓展的選擇要點,并根據學生自然拼讀能力、單詞掌握情況以及教材內容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資源進行教學內容拓展。包括兒童英語故事書、電子書、自編文本、《麗聲拼讀故事會》、繪本故事等,均是較為常見的教學內容拓展載體。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Colour”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嘗試將phonics教學法和繪本故事教學相結合。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選擇了以色彩為主題的冒險故事繪本,帶領學生通過閱讀繪本插圖和文本的方式了解不同色彩在童話王國的冒險故事。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遇到陌生的單詞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拼讀,并結合插圖思考單詞的意思。在帶領學生閱讀完繪本故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進行“聽音能寫”練習,通過聽寫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所學單詞的拼寫和發音。
4.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性,十分契合小學生身心特征,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巨大價值,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更能促使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師應當Phonics教學模式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以更為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借助思維導圖進一步提高Phonics教學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My family”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帶領學生基于思維導圖進行單詞學習。通過中心詞family進行延伸和發散,圍繞“Who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為主圖制作思維導圖,將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uncle、aunt、cousin、son、daught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單詞列入其中,并引導學生對這些單詞進行拼讀,讓學生在記住單詞拼讀方法的同時借助思維導圖關系網理解相應意思。
綜上可知,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Phonics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幫組學生打好基礎,為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師必須掌握Phonics教學法的內涵、要點與技巧,并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自然拼讀,帶領學生打破死記硬背的限制,幫助學生充分體會自然拼讀的樂趣,感受單詞拼讀的滿足感,打造高質量的優秀課堂,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敏,賴麗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的模式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9(40):42-43.
[2]余慧.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故事與phonics教學法的整合應用初探[J].中華少年,2019(4):36.
[3]江松航.Phonics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18(3):79.
[4]閻芳.初探Phonics教學法與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故事的整合應用[J].山海經:故事,2016(2):167.
[5]曾立立.淺談Phonics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師道·教研, 2019(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