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旭
摘要: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教學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小學生的數學課業負擔越來越重,甚至對教學的正常進行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模式下,相關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策略來減輕學生們的學習負擔,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生的課業壓力大的情況,提出在小學數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手段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減負增效;策略;作業
課業的負擔過重會對小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那么,如何減輕業負擔,已經成為當今教育行業所關注的熱點以及重點問題。并且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是為將來學生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的階段,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以及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能夠做減輕壓力的同時,又能增強教學效果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并進行研究的重要話題。以下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來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
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加強學生主動學習
針對當下的應試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存在著各種的弊端。另外,課后作業的繁重也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在課下的時間也無法做到放松,很難在全社會樹立良好的教育模式,包括正確的教育觀和價值觀。小學階段的學生樂觀開朗,天真稚嫩,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并且都是充滿著思想和個性的個體。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到時應該做到師生平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數學課堂上為每位學生提供積極參與和展示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快樂的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中。
數學本身就是偏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或者對數學缺乏信心,沒有學習興趣,把數學學習當成心理負擔。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數學素養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淡化成績,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促進數學教學壓力減小的重要舉措。
二、加強課前預習,掌握學習主動權
在正式授課之前,學生要是能夠做到自主預習,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和知識,可以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發展學生自覺探究的能力,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加強學生的活動性,滿足學生內心的需要,并且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這樣學生就不會認為這是學生的課業負擔,而是會激起學生探究數學的學習興趣,逐漸養成自主探究數學的意識。
在學生課前預習的過程中也能夠發現問題,從而能夠帶動課堂上的思考和聽講,使數學的課堂教學之中能夠做到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因此,課前預習能夠很大的程度上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
三、采用高效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課堂內容安排的較為緊湊,而且教學內容過度。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教學,但是會給學生無形之中帶來巨大的壓力,給學生產生一種知識很多,很難不好掌握的假象。因此,教師要做到精簡教學內容,采用豐富的、創新性的數學教學方式,充分的發揮在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師生的互動和交流。也可以利用雙邊活動來激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做到上課認真聽講,那么學生課下的學習任務就會減輕很多,從而能夠實現減輕學業壓力,同時也能加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四、有效布置作業,尊重個性差異
大量的課后作業布置,也是學生學習壓力的一個產生的重要來源。作業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最重要的學習形式,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能夠為學生知識的掌握起到鞏固加強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布置作業也要注重一定的方式,有效的作業布置并不在于量有多少,而是要注重作業是否精準,能夠做到對癥下藥。教師要通過在布置作業之前研究作業目標和教學目的,確立作業想要訓練學生的方向和內容。也要注重作業布置的層次化,避免采用“一刀切”的傳統的模式,加強作業布置的彈性。在這基礎上也可以加強課后作業布置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精心的設計課后作業。另外,也可以多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使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能夠加強各方面的聯系,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通過自身的實踐去完成作業,使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也能夠大大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學習壓力。
五、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做好減負增效的工作直接影響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水平,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關系到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健康成長。教師們應該本著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負責的態度,將“減負增效”的教學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創新教學方法來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何小軍.優化數學作業實現減負增效[J].小學教學參考, 2014 (36) .
[2]陳芬利.“減負增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方案探究[J].小學數學教育與研究, 2013 (06) .
[3]鄭利娟.“減負增效”讓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加有魅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7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