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俊瑩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幼兒園學前課程的開展也成為重點的關注對象,學前教育不能只關注兒童的文化課堂,對兒童的人文素養也應該重視。而自然教育視域下的種植課程在這一過程中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通過開展幼兒園種植課程的教育,不僅能夠對幼兒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同時給幼兒一定的實踐活動機會,提高幼兒的生活經驗,并形成一定的個人素養,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就自然教育視域下幼兒園種植課程研究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種植課程;教學要點;教學策略
自然視域下種植課程的主旨,就是讓幼兒認識植物、動手實踐并建立一些生命的成長認知。新課改中提出幼兒園需要拓展教學路徑,以培養幼兒綜合素養為基礎。幼兒園種植課程可以激發幼兒對植物種植相關知識的領悟,引導幼兒熱愛生活,培養優秀的人文素質和自然生態意識,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教師應通過種植課程的多元化設計來培養幼兒綜合素養,深入挖掘幼兒的思維意識。
一、幼兒園種植課程的教學要點
(一)提升幼兒對學習和實踐的興趣
3-6歲時期作為幼兒重要的發育階段,幼兒學前教育的一個重點是要培養幼兒的學習和實踐興趣,以便日后更好地步入校園。所以,幼兒園的教師要重視種植活動的教學價值,對教學步驟進行仔細的研究。尤其小朋友對種植和實踐的內容比較陌生,教師要找到幼兒興趣與種植活動的結合點,從而切入有效的教學內容。這樣幼兒才能有動力去參與到種植活動中,也愿意進行思考和分析,讓幼兒們在區角活動中,鍛煉自身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同時也能培養一些實用的生活能力,幫助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好地適應能力。種植教學的開展首先要讓幼兒們擁有充足的興趣,否則幼兒很難全身心參與課程學習,也就無法形成有效的培養和啟發。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種植活動需要通過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德育滲透等方式來有效啟迪幼兒智力發展,培養幼兒優秀的思想品質,拓展幼兒的眼界,同時通過對自身能力的提升,幫助兒童建立樂觀的人生態度。幼兒在充滿趣味地種植課程引導下,能夠重新認知植物的成長和生命的真諦。通過種植課程活動讓兒童在一起學習和實踐,能幫助幼兒消除內心的恐懼感,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也能讓幼兒學習到正確的社交方式,并懂得合作的價值。此外幼兒園教師在種植課程設計中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自由度,讓幼兒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和熱情。自主探索和練習是幼兒實踐活動教育的重點,并在完成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投入自己全部的努力和汗水,不但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還能夠在完成學習和實踐任務后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二、幼兒園種植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用教學互動引導種植實踐
種植實踐教學應結合互動教學模式,開拓兒童的思維,幫助兒童全神貫注地參與教學活動,增加對知識的探索和實踐。在不斷的交流下幼兒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師,愿意放下戒備和自己的幼師交朋友,并且成為一起完成學習任務的伙伴,并愿意接受老師的指導。教與學的互動溝通是保障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對幼兒的學習進度了如指掌,也能根據幼兒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立刻做出指導,提升教學有效性,也能與幼兒建立良好默契。舉例來說,在植物種植實踐活動中,幼兒教師利用互動式實踐活動方式與幼兒一起種植,幼兒感覺到老師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樣陪伴著自己,而不是在不停教育自己,這樣幼兒就產生了非常放松的學習心情,并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去完成種植活動。教師可以準備好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然后引導小朋友提出問題:“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花”或者“君子蘭和橡皮樹有什么區別”。同時也鼓勵幼兒也主動向老師提問,增加幼兒的認同感,然后指導幼兒們到戶外挖土,埋下種子,然后給植物澆水,根據不同植物的習性把植物放到合適的位置,傳授幼兒種植的小技巧,調動幼兒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力于培養小朋友的獨立生活能力。
(二)親身示范幫助幼兒觀察
種植課程的教學不僅需要實踐,還要采取優秀的知識傳授方式。幼兒教師的行為示范是提升幼兒認知的有效途徑。同時讓兒童快速認知事物的方式,便是通過視覺和觸覺去感受,切實感受到種植課程的奧妙和無窮魅力。舉例來說,幼兒園教師在傳授幼兒種植知識時,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利用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帶領幼兒們突破教室環境限制,前往幼兒園戶外場地開展種植觀察學習,讓幼兒觀察自然環境中的植物狀態、植物結構以及植物變化。幼兒園教師為幼兒作出種植的示范,指導小朋友們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種植和生長方式,幼兒在老師的示范下能夠認真仔細的觀察,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大自然的活力,領會種植課程的知識。與此同時,幼兒在觀察幼兒園教師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同時也能看到種植的辛苦,讓幼兒樹立勞動意識,形成了德育教育與種植課程的巧妙融合。
(三)構建幼兒園戶外種植觀察角
因為兒童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學習經驗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外界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力較大,進而導致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大大地降低了幼兒園的教學效率。所以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種植課程教學時,應注意將教學內容與興趣角落相結合,增強課程對幼兒的吸引力,并讓幼兒長久地保持觀察和學習狀態。舉例來說,種植課程的很多現象或者實踐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需要長久的關注。但幼兒對學習或者實踐內容的新鮮感很難保持住,這就很容易造成教學效果下降。為解決這種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采用構建種植觀察角的方式,將幼兒園戶外場地的一部分區域劃分為植物的存放場所,并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加以布置,增添種植觀察角的美觀性,調動幼兒的好奇心,這樣便于幼兒隨時觀察自己的“種植作品”,既可以幼兒提升學習質量,又能夠加強幼兒園的文化建設,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種植課程對于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幼兒園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組織師幼合作活動、創建植物觀察角等策略,可以讓幼兒園種植課程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以讓小朋友在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科學知識,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施晶晶. 幼兒園種植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 基礎教育論壇,2021(16):79-80.
[2]李霞霞. 淺談幼兒園種植課程開發的策略[J]. 神州,2020(12):177.
[3]翁燁. 幼兒園種植課程建設策略的分析與研究[J]. 華夏教師,2020(1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