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剛
摘要:歷史是打上學生人生底色、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歷史教學中全面貫徹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能有效地培養高中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的教育,也是踐行新課標理念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家國情懷的培養路徑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夠對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性意義。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培養
歷史是高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學生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高中歷史教師要抓住教學重點,利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將愛國情懷融入歷史教學的全過程,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明白自身肩負的使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提高學生的團隊感和集體意識,將核心素養教育融入高中歷史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
1家國情懷及其教學價值分析
歷史這門學科一共包括五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其中家國情懷是這五種素養中最具人文特色的、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素養。家國情懷是指以國家為中心的情懷,以家為基石、以國為拓展,可以說家國情懷能夠貫穿整個歷史學科所有的知識。家國情懷在我國的發展道路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家國情懷主要是指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中國夢對于我們來說有多么的重要,讓學生對國家有認可感和歸屬感,對國家有自豪感和責任感,這是一種自我意識。而且高中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他們以后是我國的中流砥柱,所以對他們進行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是祖國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現在所學的歷史課程分為兩種特性,第一種是知識性課程,第二種是人文性課程,而我們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屬于人文性課程,在歷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是所有國家中唯一一個在發展中,文明從未中斷的國家,我們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所以高中歷史課程成為了我們學習歷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課程。在歷史課程標準中也指出,高中歷史教學是讓教師通過真實的歷史材料結合當下的社會發展,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學習,這是家國情懷的具體體現。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激發他們更加主動的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我們的民族,以及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意識。
2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策略
2.1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挖掘家國情懷元素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與出發點,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往的教學內容與模式已難以滿足師生雙方的需求。教師不能再照本宣科地講授知識,而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賦予教材更多功能。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教師要以教材為基本切入點,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中的內容,從中挖掘有關家國情懷的元素,并帶領學生深入閱讀和探討相關內容,逐漸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提高學生的知識吸收效果。
2.2堅持生本教育理念,體悟、內化家國情懷
歷史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主要是對以往的事情和人物進行講述。對學生而言,要想置身歷史事件或者其發生的時代難度較大,但若不能觸摸歷史,如何有真實的感悟和體驗?這導致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難度較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堅持生本教育理念,站在學生的思維視角,把一些史料、圖片帶入課堂,或者借助影視資源創設真實的歷史情境,為學生搭建一座通往歷史的橋梁,使他們主動體悟和內化家國情懷。
例如,在“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教學中,當教學“五四運動”時,教師應先分析學生的學情,然后播放音樂《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并結合歌詞設計課堂問題:在歌曲中,對五四運動有著很高的評價,說它喚醒了民族,那么五四運動是如何發生的?對中國社會變革帶來了哪些影響?當代青年應怎樣弘揚五四精神?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與個人認知展開自由討論,快速閱讀教材內容,了解五四運動的起因與經過,探討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學生通過討論如何弘揚五四精神,樹立了為國家強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2.3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家國情懷教育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高中歷史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構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來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了解自己所學習的歷史內容,了解家國情懷,從而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動的教學形式轉化為主動的教學形式。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要緊緊貼合教學主題,不能偏離教學主題,要結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制訂教學計劃。例如,在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的過渡這一歷史進程利用更加形象、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尋找與其相關的視頻或者是數據等歷史資料,讓學生通過觀看資料,了解到祖國的快速發展,認識到祖國的偉大,明白新中國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明白身為祖國這個大家庭的成員,要為這個大家庭的發展貢獻力量。
3結束語
高中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教師必須在這個階段把家國情懷教育融入歷史課堂當中,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方法,既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效掌握知識,又能夠通過知識學習,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張艷梅.核心素養背景下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培養思考[J].新課程,2021(36):10.
[2]張強,次旦多吉.關注現實,追尋歷史——淺談高中歷史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融合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9): 91-92.
[3]李世宏.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66):154-156.
[4]李衛東,張效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歷史教育“大思政”略談[J].求知導刊,2021(29):65-66.
[5]岳雪萍,程麗云.新時代視域下依托鄉土資源培養中學生家國情懷素養——以平定三中歷史學科為例[J].經濟師,2021(07): 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