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環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只有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是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日后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傳統的教授學生數學知識,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就,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的策略,共打擊參考借鑒。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對于小學數學學習而言,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第一,就是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就是通過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本次教學改革中著重強調要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教師則需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這就需要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式教學,鼓勵學生在課下提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與教師積極討論,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所反映出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充分發揮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充分地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認識時間》這節內容時,由于鐘表在家庭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時間基本知識,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開針對性的練習,掌握學生的知識的薄弱點,然后針對學生的薄弱點展開教學活動,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有效地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充分地保證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題,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驅使學生不斷探索學習的主要動力。興趣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就會積極地自主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反之,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就會表現出溜號或者是抵抗的情況。基于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性地參與到學習學習當中去,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角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有角的存在。經過教師的啟發和學生的思考,有的學生說道,我們每天上課使用的書桌就有四個角;有的學生說,我們將的客廳也有很多的墻角;有的學生說,我們每天上學走的路線也是一個角。經過小學生的踴躍發表,將生活中常見的角都分析得十分清楚,教師再針對教材中的角的定義以及角的分類為學生進行分析和講解,有了活躍的課堂氣氛作為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十分輕松,充分地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帶來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有效地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的主體,掌握者教學節奏和教學進度,學生則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基于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吃西瓜的情境。首先,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等份,然后分給了5名同學,其中有四名學生吃完了習慣,另外一個同學因為身體不舒服沒有吃西瓜。最后,讓學生思考一下,還剩下多少西瓜。這樣一來,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的答案,潛移默化地完成的數學知識學習,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使用價值,進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突破難點知識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形式也主要是以直觀思維為主,基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直觀的數學知識,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直觀地進行學習,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萬懿. 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初探[J]. 甘肅教育,2021(4):162-163.
[2] 黃偉平. 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研究[J]. 讀寫算,2019(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