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與農墾企業協同育人研究》作者:劉春曉出版社: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6123671
近年來,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我國涉農高校學生基于豐富信息獲取渠道條件下,可接觸更多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思想、理論文化,涉農高校學生思政素養與精神信仰將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此情環境下,涉農高校應意識到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從自身思政教學最新進展情況出發,順應時代變化特征推動其思政課程發展向課程思政方向轉變,為三觀塑造、思政道德品質等處于初級形成階段的學生創建良好思政教育環境,讓涉農高校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對此,本文將結合劉春曉編著的《高校與農墾企業協同育人研究》,詳析涉農高校構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的現實意義,并積極探索利于推動涉農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的創新路徑,助力強化學生思政素質的培養。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的《高校與農墾企業協同育人研究》,清楚認識到我國高校與農墾企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的積極作用,并從兩者長期協同育人發展中延伸探索出能提升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的可行性方向。本書主要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對高校與農墾企業協同育人機制開展相應分析與研究,且在利用所獲分析與研究成果基礎上,科學合理地推動了三元協同育人體系和農業全產業鏈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對人們深入思考如何幫助涉農高校創建現代化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有珍貴參考借鑒價值。此外,本書還從新時代發展特征出發,針對高校與農墾企業協同培養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提出創建良好網絡協同育人平臺的全新思路,這可為涉農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指引正確方向。由此可見,該書對人們深入研究涉農高校建立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值得思政教育者深入閱讀與學習。
思政教育是涉農高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養成良好思政道德素質,建立健康精神信仰的必需過程,而協同育人機制又是輔助高校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涉農高校根據自身教育發展進度構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對培養優秀復合型人才有重要意義。首先,有效滿足現代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涉農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的建立健全,既可通過科學教育管理方式引領學生自覺遵守院校管理規則,自主參與課程思政教育活動;也可在提升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理論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建立良好工匠精神和正向思政意識、道德觀念,進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其次,保證涉農高校得以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涉農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高低,對其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人才培養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有深刻影響。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不但益于促進學生個人發展,還可幫助涉農高校培養出更多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從而為涉農高校得到穩定、可持續發展帶來堅實保障。最后,展現思政教育價值、強化思政教育效果主要手段。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既能向學生輸送更多思政理論,也能通過與其他企業和社會組織協同合作創建思政教育實踐活動,從而深化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讓學生能充分掌握將思政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為增強思政教育效率奠定基礎。
由上述內容可知,涉農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益于促進其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所以,涉農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下述路徑為參考,大力推動其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第一,加強思政教師協同育人意識培養,為創新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提供思想基礎。現下,涉農高校部分思政教師因缺少足夠協同育人意識,而未能將課程思政與學生未來發展聯系起來,這極大地阻礙了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對此,涉農高校應著重培養思政教師協同育人意識,通過組建主題講座、專業培訓、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加深教師對協同育人理念的認知,使其能進一步明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必然性與重要性,進而保證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第二,站在學生與教師角度完善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發展。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發展,不僅要求教師將協同育人理念有機融入課程思政教學中,還要促進協同育人理念在教育管理系統的應用。所以,涉農高校可從學生與教師角度深化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發展:一方面,教師可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個人特點實施針對性表揚,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根據師生個體發展性質不同建立時效性考核評價體系,使協同育人理念得到真正貫徹落實;第三,借助各種先進信息技術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并創建專業網絡教育平臺。信息時代,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在涉農高校教育中的運用是必然現象,涉農高校教師可借助這些信息技術對院校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便為接下來的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可在多元信息技術支撐下,利用這些資源創建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平臺,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效率,進而維持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穩定、持續運行,以此增強課程思政教學質量。
總之,思政教育對促進學生未來學業與成長之路的發展影響深遠,涉農高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時,應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程教學中,并按照院校整體教學發展現狀構建科學化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從而快速提高涉農高校思政教學水平,使學生個性得到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