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敏
(興安盟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病變,其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限制。但多數患者在腦缺血缺氧發生后,都會出現功能障礙[1]。其中,基底節性失語癥是臨床腦卒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會對患者的語言功能造成較大限制,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2]。在這種狀況下,必須及時對患者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在以往多于以常規療法,即對患者進行西醫用藥,效果一般。在我院臨床工作中發現,對腦卒中基底節性失語患者予以言語康復治療,能夠保證其療效。
1.1 一般資料。從興安盟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基底節性失語患者中,擇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入院的100例進行實驗。按照數字表法將患者劃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在44~72歲,平均(59.02±1.28)歲,病程在7~30 d,平均(16.02±2.37)d;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在43~73歲,平均(59.18±1.45)歲,病程在7~30 d,平均(16.22±2.56)d。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進行分析,P>0.05,可進行比較。納入標準:患者經過CT或者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患者病情基本穩定,意識清晰,具備腦卒中基底節性失語的診斷標準[3];患者無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缺損;患者在發病前無意識障礙與聽力障礙、先天性言語缺陷;患者與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選取胞二磷膽堿注射液(吉林百年漢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 026208)0.75 g/次和燈盞花細辛注射液(云南生物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1569)40 mL/次。兩種藥物均需要在與生理鹽水250 mL混合后,行靜脈滴注給藥,每日1次即可,連續用藥30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予以言語康復治療。其內容為:①口唇舌運動的訓練。在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后,告知其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引導患者就那些雙唇閉合、呲牙、吹等動作,從而鍛煉唇部的肌肉。引導患者進行鼓腮運動,來鍛煉其面頰肌肉。同時,對患者進行張口、閉口、咀嚼運動等訓練,來鍛煉其下頜。引導患者進行舌部伸縮、左右運動,從而使之舌部肌肉得到鍛煉。每日至少訓練2次,每次10 min以上;②聽理解訓練。康復人員需要就一定的圖片和物品進行描述,從而讓患者去指認。初期以名詞或者動詞為主。然后再進行聽理解擴展的訓練,最后進行指令訓練,讓患者能夠根據指令來完成動作,以保證其聽和理解力;③發音與口語訓練。引導患者根據康復訓練的示范,來進行模擬發音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單音節發音-詞組復述-詞組的命名和描述-短句與短語描述等。然后,讓護理人員每日至少與患者進行1 h以上的溝通,從而促進語言表達的流暢性;④閱讀理解訓練。這對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可通過簡單圖片與文字的聯系來完成。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來讓其閱讀新聞,并就內容提問,以鍛煉患者的閱讀能力;⑤書寫訓練。結合患者的文化層次,來為其制定書寫訓練計劃。尤其是一些無法恢復語言能力的患者,書寫將會成為一種交流替代方式;⑥肢體語言訓練??山Y合患者的需求與恢復,來對其進行面部表情、手勢、眼神等肢體語言進行訓練。
1.3 評價指標。運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法(CRRCAE)[4]來對患者的語言狀況進行評估,其需要從聽、說、讀、寫、計算五個方面來進行,分值越高狀況越好。顯效:患者在治療后CRRCAE評分提高30%以上;有效:在治療后,患者的CRRCAE評分提高20%以上;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RRCAE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RRCAE各項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CRRCAE評分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CRRCAE評分比較(±s,分)
?
從治療總有效率上看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失語癥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卒中后遺癥,其也就是俗稱的腦卒中后語言功能障礙。從發病機制上看,主要是因為大腦基底節區的言語中樞存在損傷,進而導致言語功能暫時喪失或者受損[5]。通常會隨著患者的康復而逐漸恢復,但如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這種損失就會持續存在,從而無法恢復[6]。在以往,沒有明確這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在治療上也未加強重視。而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隨著日常生活的正?;?,語言功能雖然會有所恢復,但效果欠佳。在這種狀況下,臨床認為必須要對腦卒中基底節性失語患者,予以積極的干預措施。藥物治療側重于身體狀況的改善,沒有意識到該種疾病存在的慣性和條件反射性[7]。言語康復治療能夠從多個方面來對患者的語言功能進行訓練,促進患者腦部神經功能的恢復,效果更為理想[8]。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基底節性失語患者運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言語康復治療,能夠保證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CRRCAE各項指標改善,效果理想,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