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紅
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由此一句話,可以看出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學校。只有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而家訪就是最好也是最美的橋梁。
一、家訪的定義
百度是這樣定義家訪的:家庭訪問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方式,簡稱家訪。而我個人的體會就是:家訪就是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一起聊聊孩子在學校和在家里的表現,除此之外聽聽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的看法并請其提出寶貴的意見。順便通過家訪,了解孩子的學習環境。最后老師和家長共同商討促進孩子更好發展的方法。
二、家訪的注意事項
為了更好的完成家訪,我個人覺得提前做好家訪的準備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幾條是我根據幾年工作經驗得出的:
1、家訪前,我們要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
2、家訪前,要與家長提前約定好具體的時間。
3、談學生在校情況時,最好以表揚學生的亮點為主,切忌揭學生的短處,切忌向家長告學生的狀。
4、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要以溫和、誠懇的態度與家長進行談心并征求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對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耐心解釋,把問題解釋清楚,切忌與家長發生爭論。
5、在進行家訪時一定不得要求家長接送并接受家長的金錢或者禮物。
6、家訪時,我們可以準備一張表格,在萬師訪萬家的網站中就可以下載,根據表格,逐項填好,這樣可以提高家訪工作的實效性。
7、最后,家訪結束了,我們要認真總結,找出學生存在的共性和個性的問題,可以通過同事間的討論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家訪的內容
在家訪前,我們可以根據萬師訪萬家的表格以及班級的具體情況,準備好要訪問的內容:
1、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紀律、思想品德等表現或偶發事件,盡量往好的方面講。
2、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是否為留守兒童;可以去參觀學生的房間,了解學生是否有單獨的書房。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習慣,是否喜歡玩游戲,看電視;了解孩子在家能否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等。
3、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是否愿意幫助大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4、和家長聊聊家常,對留守家庭的孩子家長,更要多了解,多留下幾個聯系方式,以應對學生的突發狀況。
5、根據上面了解到的情況,再和家長共同協商引導孩子積極,正能量成長的方法和措施。
6、宣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暑假要強調防溺水教育,寒假要強調禁止獨自燃放煙花爆竹的教育以及防電防火的教育。低年級的孩子,還要強調防拐騙教育。
7、在快結束時,記得要征求家長對學校及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即使家長說的話可能不屬實,也不要急著否定,先聽完,再仔細解釋。
四、家訪的意義
北京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后陶博士說,“眾所周知,老師理解學生是教好書的前提條件,而對學生的了解,不僅局限于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還包括學生的社會化表現。家庭最接近社會,如果要了解社會中的學生,就必須通過家訪,家訪依然是了解學生最有效的途徑。”由此可見,家訪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是學生與社會的橋梁,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獨生子女較多,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更為重要。
首先,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長、學習和表現,對學生的教育會更有針對性。
其次,溝通了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教育上的認識,老師可以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看法并給予指導,有利于幫助家長樹立一種正確的教育觀。
接著,肯定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增強信心,指出缺點促進成長。
最后,家長和老師建立朋友關系,會幫助孩子更信任老師。“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成績也會有顯著的提高。
五、家訪實例
去年9月份,我接手了4年級2班的班主任。班上轉來了一名足球特長生。孩子很陽光,很快就和同學玩到一塊。我心里很開心。在學校一次扶貧工作摸底時,我才發現他是農村低保兒童。通過他的奶奶了解到,他的爸爸在煤礦工作,發生礦難,再沒回來;媽媽也一去不回,至今沒見過面。奶奶說著說著就流眼淚,說孩子苦命。每次打飯時,我會多給他打點,書店給的輔導書,我也送給他。但今年發現他學習有點退步,人也浮躁很多。所以暑假到了,我就選擇先到他家家訪。他奶奶說他媽媽現在回來了,只是仍然不要他。奶奶帶著他住在租來的地下室里。臥室很小,卻很溫馨。他乖巧的坐在奶奶旁邊,對我們叮囑的事,不斷的點頭。我一再的表揚孩子,并告訴奶奶,孩子以后肯定會有出息。這個孩子,心中肯定也有痛,只是隱藏了起來。我告訴自己,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需要更關注他一點,幫助他繼續讓陽光的笑容飛揚在臉龐。
小結
我們總是說家校合作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如何進行家校合作一直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每一年的寒暑假,是老師們進行家訪的好時候。每一年我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寒假3人,暑假5人。這樣在小學結束時,我與每一位家長都取得了聯系。作為班主任,教學外的事很多,而這些都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家長保持良好的關系,在你需要他配合的時候,他會二話不說就來。除此之外,每一次的家訪,都讓我覺得,我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好。雖然當了10年的老師了,但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進步,還有很多地方要去學習。職業倦怠,好像也在這些忙碌中慢慢的遺忘了。呵護一顆幼苗,見證他長成參天大樹,是我的榮幸。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