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偉
管理千萬條,量化第一招!
對于學校的最小細胞——班級,為什么要進行量化管理呢?怎么去進行“量化”管理呢?有什么效果呢?本人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實踐,將從這三個方面來談談一些初步的做法。
一、為什么要量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戰勝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那么達到自我教育這個目標最快捷的途徑是什么呢?就是量化管理。它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自主管理手段。因為,班級量化管理就是利用正強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為規范的內容量化為一定的分值,然后對學生進行考核記分的一種高效的管理辦法。
其次,量化管理是公平公正的符號。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面對一個班級,一個有著四十個、五十個人的集體,最公平、最公正的科學管理方式就是量化管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是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這樣交互的身份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第三,量化管理是家長的定心丸。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寄托著家長殷切的希望,做父母的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重視與培養。而運用量化手段進行自主管理就是給家長吃下的一顆定心丸。
最后,量化管理是學生發展的大“舞臺”、班主任的“解放臺”。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運用量化管理使學生自我控制得到最好的訓練,同時可以把班主任從繁多雜事的纏繞中解放出來,由體力型的勤雜工轉化為科研型的教育者,這樣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找學生談心、了解、溝通與反思。
二、怎么“量”化?
到底怎樣進行量化管理呢?結合本人的經驗從四個方面談及做法及思考。
(1)量體裁衣定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規矩就是量化的標準。怎么定規則呢?有四個因素可以作為參考:第一結合學校的一日常規,與學校制度緊密結合。第二結合班級學生差異情況,能夠讓班級大多數同學都能達到這個標準。第三結合學生年段特點,標準在不同年齡段側重方面有所不同。第四結合本班發展目標,突出班級發展特色。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采用民主的方式和學生一起商量,一起制定量化標準及規則,達到人人知曉,人人知情,心服口服,心甘情愿。
(2)全面培訓齊上陣。有了量化內容,誰來量化?當然是班干部。誰是班干部?人人都是班干部,所以全面進行崗位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培訓時可以針對不同方面集中培訓,也可以針對不同崗位進行專項培訓,還可以針對不同能力進行個別培訓。就如小組長為例,它最重要的一個職責就是收發作業。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卻非常有技術含量。通常情況下,我做這樣開展培訓:第一步——集中講解職責。所有小組長集中在一起,明晰自己的職責收發及匯報、跟進作業上交情況。第二步——現場演示。小組長之間進行現場演示,強化工作內容及方式。尤其是匯報上交情況方面。第三步——強化鞏固。在接下來的一周甚至一月的時間里,每天利用課前或課堂1分鐘時間里進行現場匯報。這樣的專項培訓高效有力,一舉多得。
(3)量化管理在實施。前期工作都做出妥妥當當的安排,最重要的一環實施量化管理就來了。其中,以值日班長輪流制為量化管理的核心,通知值日班長依據標準進行量化評分為方式,使班級常規扎實地落實到位為目的,構建量化管理實施的三部曲。在這個過程中,值日班長依據量化標準對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監督、評價,及時地提醒、糾正、記錄,具有明細的評價匯總。尤其對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樹立榜樣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較好地將個人榮譽與班級利益緊密達成一致,不斷增強學生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大大提高管理效能,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及秩序作好鋪墊。
(4)量化評價促動力。量化管理后如何評價?班幣,是量化管理評價后最具創造性的媒介,巧妙地發揮量化管理的效應,是量化管理評價的有效模式。我們班以班名為名,設計蜜蜂園班幣,面額分為50元、20元、10元、5元、1元共5種。每個學生依據量化管理化的評分兌換不同面值的班幣,并且進行累積。具體操作分為三步:第一步——每日一小評。由值日班長依據量化管理評分表兌換不同面額的班幣。假如滿分即可換取1元班幣,參與其它活動將以不同面額獎勵累計。第二步——每周一大評。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堂表現、學習狀態、紀律衛生、文明禮儀等欄目進行比賽,以一周為單位進行累加,按照得分評選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并相應給予5元、2元、1元實質性獎勵。第三步——每月一大獎。每月班級組織一次蜜蜂幣交易會,學生憑借手中的班幣兌換相應面額對應的書籍、文具等獎品。不想換取獎品的可以兌換“免作業卡”“值日班長卡”等各種方式,將管理評價多元化、趣味化,不斷促使學生自我約束,最終達到自我管理。
三、量的效果如何?
都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一個集體更是如此。運用量化管理模式后,學生自主意識、競爭意識、遵紀守則意識、自我價值實現意識都有較大提高與改觀。同時,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感受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做為班主任的我受大極大的認可與贊賞,贏得較好的口碑。對于每個孩子來說,他不斷與自己比賽,不斷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也通過不斷約束使得自己不斷進步。
量化管理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促使學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班級實施量化管理,學生責任感、集體榮譽感、班級凝聚力都得到較大提高,可謂是“量”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