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玲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言:"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如果學生對學習某門學科有濃厚的興趣,會容易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會讓其持續不斷地專注和鉆研其中,學習效果也會隨之得以大大提升。由此可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升學習效果,能夠讓學生自主的發展能力、開闊視野,對教學活動有著積極影響。
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多教師都反復思考過的問題??偨Y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本人認為教師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入手。
一、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
在與學生的談話中,當學生被問及為什么某個學科學得不好或者不感興趣時,我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他不喜歡教這個科目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們也經常發現很多學生會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消極對待這門科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甚至厭學。一個有個人魅力的老師,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對學生有強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一)教師的個人魅力有很多方面
道德是一個人立人立事的根本。有德方能服人,不管在哪個年代,道德高尚的老師都是值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教師要想在教育過程中發揮其個人魅力,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魅力,做到愛國守法、敬崗奉獻、誠信公正。道德高尚的教師是學生的指路明燈,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從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博學多才的人是有魅力的人。韓愈在《師說》中這樣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顧名思義,教師是可以給學生傳授道理、教授知識和技能、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一個博學多才的教師,總是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在課堂上能將知識有序、清晰、完整的傳授給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授課,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思考。要做到博學多才,首先要扎實系統精深地學習專業學科知識;要勇于探索多學科的知識,從而獲得足夠多的知識儲備;還要善于總結和實踐,培養自己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還可以從提升教師愛學生的能力入手。這種愛不應是溺愛,而是"理智的愛"。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耐心教導;把學生看成是獨立的、平等的個體,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要能允許學生犯錯,又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并在改錯的過程中適時做好引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關心、鼓勵和支持。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愛,就會信任老師,接受老師的教育。
總之,教師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積極提升自身魅力,做到能夠吸引學生,得到學生認可,甚至得到學生喜愛。
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游戲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課程目標等精心設計一些實用的游戲,并且將游戲的難度進行合理的分層,使得學生更具有選擇性。比如:知識搶答、角色扮演、猜謎、接龍、辯論賽等游戲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競爭意識,還可以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地掌握需要學習的內容。
讓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課堂內容與生活想脫離會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和他們沒什么關系,即使學了也沒用。這樣的課堂往往會讓精力不夠集中的學生打瞌睡、走神,甚至想提前下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事實引發學生興趣,甚至素材、數據、案例全部來自學生,那么,這樣的課堂自然就會有趣起來。另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運用課堂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作業,讓學生得到學習致用的樂趣。
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保證教師完成目標,而且能夠很好地保護學生探求新事物的欲望。"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老師問學生答"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容易使得學生覺到枯燥無味,教學質量也會降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枯燥的講解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例如播放一些動畫,進行一些實驗演示。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模型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知識。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布置一些搜集、整理資料的作業,并在課堂內給學生提供展示資料的機會。此外,我們都知道最好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教人學習,如果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多表達,多參與,多討論,甚至教人學習,那么課堂教學就會更有效果。
當然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并不是要求每節課都要用上很多種方法,但一定要靈活采取符合本課教學內容的最佳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自主的發展能力、開闊視野。
三、設置合理的教學難度
中等難度的學習任務最有利于學生興趣的產生和保持?,F在的學生對學科失去興趣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學內容難度太大了,加上學習動力不足,學生就失去了正確的學習態度,不愛思考了,對學習產生"怯場"心理,甚至在學習中發展為習得性無助。而教學難度過低亦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缺乏挑戰和好奇心,開始放松懈怠,降低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的組織和作業的布置更是考驗老師。教師要根據不同班級甚至同班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教學難度和作業難度,讓學生感受到學這門學科既不是簡單無趣,又不是高不可攀,從而建立起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四、采用多元化、及時的、有針對性和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教師對學生科學地評價能夠使學生從中獲得動力,從而有效地激勵、促進學生的成長。針對學生的表現教師要及時且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要講究語言藝術,給予學生新穎、多樣的判斷和評價,使學生清楚明確知道哪里表現得好,哪里還有待進步。在形式上,可以通過評語點贊、作品陳列、積分換禮品、頒發獎狀、贈予榮譽證書等手段來激勵和調動學習興趣。其次,評價的主體可不局限于教師,應多元化,例如加入學生互評、家長評價、自我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會使評價更加的公平和公正。
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以上只是滄海一粟。總而言之,若教師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