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倩倩
摘要:有教無類的教學模式只是針對學生群體,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輕易放棄每一位學生。而精準化個性教學是指針對學生現有的學情特點,來實施針對性的專業教學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在針對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要克服數學學科自身的學科特性,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因此本文將通過對學生現階段學情狀況進行分析,從實際中來探究個性化教學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學情;精準分析;個性化教學
一、引言
數學學科的學習更偏向于理論化、抽象化、邏輯化,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個人知識水平、思維意識、學習習慣、學習偏好等方面的限制下,可能會呈現不同種程度的學習水平。因此在基于學生現有學情狀況去分析學生數學提升策略的模式,就顯得十分必要。這種精準分析下實施的個性化教學實踐研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助推教學模式的轉型與升級。
二、基于學情精準分析概述
從目前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的調研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個人自主意識上是缺乏對數學學科的熱情。造成這一結果與長期以來積累的數學問題、接受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有密切的聯系。接下來就從學生與教師兩方來分析造成學生數學成績落后的原因。
對學生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思維意識還尚不完全,對數學的核心素養掌握的比較單一,僅僅是作為學科任務去完成,不能去深化對數學思維意識的自主培養。這就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科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跟著教師的教學進度去機械地完成學習任務,但至于學生個人是否能完全吸收與掌握,卻不得已而為之。在實際了解過程中,學生的智力水平大多在一條曲線,相差并不多。但學生的學習習慣卻因為長期的積累,大相徑庭。學習習慣好的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跟上日常教學進度,即便遇到不會的內容也能在第一時間內去解決。但相較于主動性較差的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積累與忽視,不注重基礎鞏固,學了就忘,做了白做。
對教師而言,數學教學模式的采用還是按照一貫的教學方案,在有限的教學進度內開展教學進程。在教學模式上會因為擔心教學進度的限制而放棄對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深化,往往是采用教師較為熟悉常用的教學方法,較少花費時間去開展吸取學生的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另外在日常的教學輔導過程中,教師是處于被動地位,去幫助學生解決學科問題,而非主動去發現、去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初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發育階段,心理承受的水平還不夠完善,沒有較強的自主性去參與學習,大多還要依靠任課教師的督促。因此單單依靠教學慣性,而缺乏個性化的精準教學分析,是很難大幅度去幫助學生開展學習工作的。
三、個性化教學實踐研究措施
雖然基于學情進行精準分析展開個性化教學實踐對教師個人壓力很大,但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十分有效。通過對以上現階段師生學情狀況進行簡單的了解,接下來就針對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實踐進行相關內容的展開。
1、基于學情現狀,設立團隊小組。
要充分了解現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來分析探討如何開展教師的教學工作。初中的學生還是比較服從教師的管理,雖然處于心理變化的青春期,但開展循序漸進的心理輔導是十分有效的。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以學生特有水平狀況,制定相關的學習任務,并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展開學生幫扶小組,任命學習組長來帶頭帶動小組成員參與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這種模式能夠很好的打開學生的心理負擔,在同齡的學習帶動下,能夠更積極的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也能很好的起到了榜樣作用。
2、加強精準分析,實施個性化教學。
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拋出傳統教學模式的壓力,敢于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探索適合大部分學生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有效的教學過程中,最大化的實現教學成果的轉化。要善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挖掘每位學生的學習天賦和學習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數學的學習活動中。可以組織校外活動,注重從生活實際中讓學生發現數學,學會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問題。可以創新教學模式,以輕松愉快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呈現的通俗易懂,淺顯深刻,通過借助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等途徑豐富教學內容。要多接觸學生,學會與學生交朋友,爭當學生的良師益友,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實踐內容的研究。
3、大數據分析,輔助專項突破。
按照慣例教師通過作業的批改和考試成績來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監測,而這樣的檢測只能粗略了解到學生對于試題的對錯,對于學生能力的深層次挖掘和后續針對性的強化練習卻很難繼續下去,于是只能不斷地進行作業和考試,這樣的低效能題海戰術讓學生苦不堪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閱卷系統內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的作業數據、考試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找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層次和薄弱知識環節,系統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自適應”推送強化練習題,幫助學生補助知識短板問題,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為學生減負。“精準教學”就是發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優先加強可以快速提升的知識點,教師輔助學生專項突破,達到效果后,逐級深層次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當然數學成績的提高既可以引起學生學習數學學科更大的積極性,也可以對學生的中考成績錦上添花。
四、結語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教學實踐也是如此,只要充分的了解到學生的學情狀況才能精準的開展個性化教學內容的探究。教育不是紙上談兵,需要結合實際現狀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個性化教學實踐的研究中,要充分的融入到學生的圈子中,善于用學生之間的語言去溝通去交流,以此達到教學實踐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漫麗.初中數學個性化教學的實踐策略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0:87-88.
[2]張敏姬.信息化環境下實施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周云成.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反面例子”的應用研究[J].科幻畫報,2019,02:78-79.
[4]鄭巖.由薩爾曼·可汗談初中數學的個性化教學[J].新課程(中),2018,10:26.